徘徊在70美元下方的国际油价令国内煤化工“钱”景不明,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等高投入、高能耗项目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记者昨天从中国国际煤化工及煤转化高新技术研讨会获悉,煤化工行业正从盲目投资的过热状态回归理性,而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强调,中国仍将严格限制煤制油项目。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行业变化似乎在一夜之间。当国际油价逼近150美元之际,包括煤制油在内的煤化工前景一片辉煌。但现在,所有煤化工项目都不得不重新核算成本效益。神华集团原计划今年9月投产的国内首条煤制油生产线宣布延期,但神华集团明确否认煤制油项目延期投产缘起油价大跌,而是考虑到生产线的工艺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前,神华公司核算,煤制油成本价约为每桶45美元。但业内人士对此心存质疑。煤炭工业协会人士告诉记者:“过去以为2.5吨煤能出1吨油,现在变成4吨煤出1吨油,而且每100万吨煤制油项目仅工艺装置投资就高达100亿元。与此同时,国内煤价已经从过去每吨200元上涨到800元,综合测算,煤制油成本价已经高达80美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煤制油每吨油耗水10吨,国内煤矿多在缺水的北方地区,而且煤转化过程能效损失高达50%左右。因此,今后国家仍将严格限制煤制油项目。”昨天,与会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侯世国表示。他同时表示,油价走低对煤化工行业的影响不会长久,国家对煤化工的支持政策一如既往。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资源消耗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50%,完全用宝贵的石油资源生产聚乙烯、烯烃等重要化工产品并不现实。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