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化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密闭电石炉推广卡在了原料关
2009-05-08
受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压力增大,以及2010年以后国家可能强制推行密闭电石炉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电石企业正在建设或规划建设大型密闭电石炉。前不久,中国电石工业协会秘书长孙伟善预计,到2010年,我国密闭电石炉产能将由目前的150万吨/年增至450万吨。
  
但是,粗劣的白灰和兰炭原料已经成为制约密闭电石炉推广和优势发挥的关键因素。青海东胜化工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采用密闭电石炉的企业之一,该公司总经理孙万军坦言:由于生产电石的原料白灰和兰炭的质量没有保证,导致密闭电石炉最大的优势——节能优势无法体现。以他们公司为例,虽然采用了自主研发的技术对电石炉尾气净化除尘后用于自烧白灰,保证了白灰质量,但由于兰炭全部外购,质量难以保证,最终导致电石耗电量超过3300千瓦时/吨,综合能耗与内燃炉不相上下。
  
经过20多年的摸索,一度困扰密闭电石炉安全生产的可燃气富集、自动化控制困难等一系列技术问题现已基本解决,就连尾气净化与综合利用技术也有了多项专利技术,有些技术还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因此,内蒙古白雁湖化工股份公司董事长张玉亦表示:现在最关键、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我国白灰和兰炭的质量,以确保密闭电石炉这匹“良驹”能吃上“细料”,发挥“千里马”的特长。 tujian.org
  
张玉指出,由于兰炭与白灰近两年供不应求,生产企业也就“萝卜快了不洗泥”,产品质量根本得不到保证。目前,兰炭中水分含量一般高达15%~20%,挥发分含量超过5%,固定炭含量则只有50%~60%,与密闭电石炉“固定炭含量大于80%、水分含量小于3%”的要求相差甚远。白灰不仅氧化钙含量达不到92%以上的质量要求,甚至连密闭电石炉最忌讳的镁、铁等金属氧化物含量也严重超标。原料存在大量的水分和杂质,不仅会增加电耗,使单位产品电耗和综合能耗居高不下,还会使料面板结,炉壁局部过热导致炉壁被烧坏,甚至引发爆炸等安全事故。
  
据了解,密闭电石炉投资较大,同等规模的密闭电石炉的基建投资是内燃炉的2.5~3倍。通过近年来国家、行业的引导,加上电石企业普遍遇到了能源和环境的压力,密闭电石炉终于突破重重阻碍,受到了电石企业的青睐。然而,没想到,密闭电石炉的推广却又卡在了原料关。
  
对此,陕西榆电阳光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马占玉的感触颇深。他说,为确保原料质量,榆电阳光不得不舍弃榆林当地丰富而廉价的白灰资源,远赴内蒙古乌海地区采购优质原料,他们还上马了原料烘干装置和原料筛分设施。通过这些措施,虽然电石炉的安全运行有了保障,吨产品综合能耗也较内燃炉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原料成本却增加了150元/吨以上,经济效益并不明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针对企业反映的这些问题,中国电石工业协会秘书长孙伟善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国家有关部门要统筹规划白灰、兰炭、电石及聚氯乙烯产能,确保链条上各产业有足够的原料并得到协调发展,让电石企业对白灰和兰炭有选择的余地,也让白灰、兰炭企业有竞争的压力,迫使其提高和改善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二是尽快出台倾斜政策,鼓励企业采用密闭电石炉,压缩内燃炉规模。当密闭电石炉规模不断壮大,形成“气候”时,市场对兰炭和白灰的质量要求就会大幅提高,劣质原料也就没了市场。三是有实力的企业最好能像青海东胜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白雁湖化工股份公司以及宁夏大地冶金公司等企业那样,配套建设自己的白灰、兰炭生产线,这样既能保证原料质量,又能使电石炉尾气和余热余压得以回收利用,大幅降低产品综合能耗和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关链接
    ·《中国石化电话号码簿2008》编撰工作展开
    ·稀土出口配额再下达
    ·稀土顺丁胶工艺包全流程国产化
    ·化工践行“绿色奥运”功不可没
    ·最大自由锻造油压机在上海投产
    ·重庆目标锁定西部石化龙头
    ·北美车展透出利好信息(图)
    ·投资4亿的EPS树脂项目落户新疆奎
    ·国际石油会议呼吁加强对原油期货市场的监管
    ·褐煤化工项目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点火试生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