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煤化工产业目前面临的共同难题是二氧化碳的减排,以及油价暴跌导致的煤化工的经济性问题。11月5~6日,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丹麦、日本、蒙古、澳大利亚、比利时等多个国家煤化工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齐聚北京,围绕各自解决上述难题取得的最新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切磋。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以煤制甲醇为例,生产1吨甲醇大约要排放2.5吨二氧化碳。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提供的思路是实现风力发电和煤化工的集成,采用这种多能源系统,生产1吨甲醇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单一系统的1/10。此外,这种多能源系统还有一个优点,即生产1吨甲醇的耗水量比原来减少20%,这对于我国干旱的富煤、多风、缺水地区来说,意义尤为重大。 tujian.org
美国能源部洁净能源合作办公室主任芭芭拉·南希·麦基则指出,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埋藏是煤化工可持续发展技术的核心。据世界能源署的一项预测研究显示,与其他减排方式相比,碳捕集和埋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排放。然而,这一技术的研发目前还面临着一些难题,如员工成本和材料成本不断攀升导致的开发成本的上升,技术上也有待突破,此外经费也是问题。据芭芭拉透露,中美两国目前已经就碳捕集等技术的开发进行了合作。 tujian.org
对于煤化工的经济性问题也是各国关注的焦点。目前,油价已经由原来的近150美元/桶跌破70美元/桶,虽然煤价也有所下跌,但跌幅远远小于原油,所以煤制油和煤制甲醇等项目的成本优势已经不再明显。据专家分析,如果未来原油价格继续下跌,煤化工项目将面临亏损的危机。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