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肥和农药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 |
2009-05-08 |
|
截至10月底,国内化工产品的价格平均跌幅接近10%。业内人士认为,化工板块可能将从“一片红”的景气巅峰开始下滑,进入新的调整期。 中国化工网提供的数据显示,9月份,国内能源产品和化工产品的价格均继续出现较大跌幅,平均跌幅接近10%,尤以硫黄和二甲醚跌幅最为深重,分别下跌50%和20.3%。从7月到10月,石化、化工产品价格下跌幅度多在30%~40%,不仅跌掉了上半年积累的泡沫,不少产品已经回到了2006年、2007年的水平。而石油和化工协会的数据显示,9月份化肥和农药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 在股市上,化工板块也受到影响。10月15日和16日,化工板块的许多龙头股出现较大跌幅。其中沧州大化、兴发集团全部跌停,就连一直相对比较抗跌的龙头股烟台万华也出现了6.62%的跌幅。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产品价格的下跌只是一种外在反应,说明化工行业的景气周期可能要开始新的一轮。 信达证券化工行业研究员郭荆璞说:“目前是化工行业的调整周期,这个周期至少要两到三年,甚至更长。” 今年1~8月份,基础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2843亿元,同比增长41%。因此,多位分析人员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是拐点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国海证券研究所化工行业研究员陈东晓称,近一年来,受国家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化工行业在收入保持约30%的同比增长速度下,行业利润总额的增速迅速下降,增收不增利。原油、电力、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以及人力等成本要素上涨,而下游的承受能力和受价格管制的约束,最终产品的价格未能传导下去,行业毛利率大幅下滑,盈利能力大大削弱。陈东晓表示,去年的七八月份就已经是化工行业的巅峰时刻,对于周期性比较强的行业而言,下行是一种必然。“之所以2008年头两个季度业绩不错,是因为行业巅峰带来的惯性,三季度才是真正的拐点。”(哲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