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面对目前焦炭生产和经营的危局,很多焦化企业都在呼吁政府救市。然而,目前一些焦化企业本身存在着发展的弊端,所以从山东、山西等焦炭大省出台的政策来看,对焦化企业的态度都是:该救的救,不该救的不救。 因此,有实力、有优势的大型焦化企业走上了组建大企业集团的道路。危机面前,他们选择了抱团作战,这不仅有利于这些大企业尽快走出困局,更将加快焦化行业淘汰落后,使强者更强。 第一,虽然金融危机是导火索,但本次焦化企业陷入危局的根本原因是总量过剩。今年上半年火爆的行情使一些本应淘汰的小焦炉甚至土炼焦死灰复燃。因此,此次危机在客观上也起到了为大型焦化企业“清障”的作用,抱成团的大型企业前景看好。 第二,本次焦化企业陷入危局与企业经营者没有理性决策有很大关系。今年上半年,焦炭行情一路看涨,一些焦化企业经营者失去理智,在价格达到历史高位后仍然存货不卖,不惜用大量贷款维持运转,最终导致库存大幅上升,价格节节下滑。事实证明,最先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正是那些规模偏小、技术和管理落后的企业,也正是他们率先拉开了降价的帷幕。而建立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并联合上下游,将有利于企业理性分析形势,科学决策,形成规范的市场秩序。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三,“小而散”的整体格局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焦化产业的发展。我国中小独立焦化企业数量占到企业总数的80%以上,企业恶性竞争不断。目前,无论是煤炭企业还是钢铁企业,都在朝着大集团、联合企业的方向前进,而焦化企业要想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也必须走大集团之路。 从目前情况看,小型焦化企业在这场危机中“死”掉一批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过这也有利于产业的技术升级、落后产能的淘汰和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如果焦化行业不抓住调整产业结构的这一良机,那些“该死去”的企业“死不了”,还会与“该活下来”的企业争饭吃。危机过后生存下来的焦化企业必定会更强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