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化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产业格局,BB肥将登上舞台前沿?
2009-05-08

从农业发展的大趋势看,土地会越来越向种植大户手里集中,这也是“新土改”的大方向。在化肥行业,从传统施肥向科学施肥的过渡将逐渐完成,化肥品种也将成为过渡的焦点,专家认为,更科学更符合农业实际的BB肥、缓释肥等新型肥料将替代传统肥料,成为农业用肥的主角,化肥产业的老格局将因为肥料身份的重置而发生改变。探索多年的BB肥能否登上农业舞台的前沿,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安徽六国化工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刘晓旺说:“在掌握一定规模的土地之后,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种植户肯定会更加重视科学种田,关注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品质和利用效率。他们是在从事经营活动,不会再像普通农民那样的粗放种植。因此,在近期,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种植户肯定还是愿意施用知名度高、质量有保证的农资产品,他们需要更加贴身的技术服务。”天津芦阳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小明对此也持同样的观点,“土地集中经营,种植大户出现,农村的用肥水平、经销商经营能力、厂家肥料的科技含量都要上一个新的台阶。一个企业的产品如果没有很长延伸和足够生命力,在农业技术日益提高之后很可能就将面临淘汰。从长远看,中低浓度的复合肥以及碳铵、普钙等肥料的用量将进一步减少,缓释肥、控释肥等肥料的用量将逐步增加。” tujian.org

  土地趋向集约化经营,农业科技化水平日益提高,测土配方施肥这一理念将进一步得到重视和落实。与测土配方相关的BB肥、测土配方肥等肥料的发展前景也逐渐引起了行业内人士的热议。江西景德镇市开门子农用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方秋保告诉记者,测土配方肥肯定是一个发展趋势,但农民接受起来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BB肥的用量也会逐渐加大,但是增长的速度还会比较慢。另外,BB肥在北方一些机械化耕作程度高的区域发展得会更快,而在南方丘陵、山区,因为机械化较难开展,推广速度则会相对滞后一些。BB肥和复合肥各有特点,短期内谁都不可能替代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就是要促进平衡施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肥料养分浪费。BB肥就刚好符合这些要求。未来,BB肥会成为行业发展方向之一,产量和销量会越来越大。”陈小明这样说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关于中国农业是否会发展成美国那样的大农场种植、种植户是否自己会直接从厂家购买原材料再配肥施用这个话题,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这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刘晓旺说,集约化经营发展一段时间后,种植大户会考虑怎么降低成本,减少投入,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应该还不具备充足的农业知识,就可能考虑从厂家或是流通商手里集中购买农资来降低价格。再往后发展,可能才会有种植大户尝试自己购肥、配肥、施用。陈小明表示,目前,中国农民从厂家直接购进原材料的可能性还很小,他们直接采购的渠道并不畅通,还离不开中间流通商。未来,等到各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协会发展成熟之后,这种直接采购的方式可能才会逐渐实现。方秋保则表示,土地集约化之后,农民趋向自己购买尿素、磷铵、钾肥,自己配肥的这种可能性一定要看到。但是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即使会对复合肥行业有什么冲击,生产企业也还有充足时间进行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山雨欲来风满楼,从长远看,BB肥将成为终端肥料发展的大方向,传统肥料企业将成为原料供给者在身份上发生新的变化。全面使用BB肥,中国农业的需求量将是多少?原料肥料供应需要多少?企业与农业大户,谁将成为BB肥的主导者?这些都将是留给未来的话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陆新)
     相关链接
    ·《中国石化电话号码簿2008》编撰工作展开
    ·稀土出口配额再下达
    ·稀土顺丁胶工艺包全流程国产化
    ·化工践行“绿色奥运”功不可没
    ·最大自由锻造油压机在上海投产
    ·重庆目标锁定西部石化龙头
    ·北美车展透出利好信息(图)
    ·投资4亿的EPS树脂项目落户新疆奎
    ·国际石油会议呼吁加强对原油期货市场的监管
    ·褐煤化工项目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点火试生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