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天,新疆天业集团40万吨/年聚氯乙烯(PVC)工程配套项目——首套国产30万千瓦级电石渣石膏烟气脱硫装置经过两个多月的平稳运行,脱硫率达到95%以上,电石渣的利用率达到100%。该项目不仅实现了聚氯乙烯生产中电石渣的大规模综合利用,还打破了我国大型燃煤电站烟气脱硫技术长期依赖进口国外的局面。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新疆天业集团董事长郭庆人介绍,在实现电石渣干法制水泥后,该公司又开始利用电石渣帮大型燃煤电站进行烟气脱硫。该项目主要以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电石渣作为脱硫剂,采用湿法脱硫“两炉一塔”工艺,脱硫率在95%以上。电石渣经脱硫后,通过氧化处理生成的石膏,还可全部用于生产水泥或制作石膏板材,脱硫废渣利用率达到100%,既实现了以废治废,又拓展了循环经济产业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这套脱硫装置能充分吸收浆液和烟气,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量3万吨以上,减少粉尘量2000吨。按照理论计算,电石渣脱硫与传统脱硫方法相比,脱硫效率要高10%~20%,而脱硫装置的整体能耗比石灰石—石膏法减少30%以上。该方法可适用于绝大多数燃煤电厂的火电机组脱硫,而且工程造价仅为进口设备的1/3,脱除1吨二氧化硫的运行成本,通常是石灰石法的50%左右。该项目既实现了环保效率最大化,又能把生产成本降至最小值,实现了以废治废的资源化综合利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我国原煤产量25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468万吨,均位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约有53%的二氧化硫排放来自火电厂。控制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已成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当务之急。为此,新疆天业集团与浙江大学就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产学研合作,对国内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对比分析。他们在国家“863”计划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研发并投入运行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首套电石渣石膏湿法脱硫工业装置。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