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侯云德,从事医学病毒学研究近50年,为我国医学分子病毒学,生物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在向记者谈到生物医药产业的未来发展时,年迈的侯云德院士仍充满激情。他指出,生物医药是生物产业中比较活跃的一个产业,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一定要从源头创新。
tujian.org
侯云德院士指出,国际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呈现五大特点:一是由于人类和其他生命体基因组工程的完成,相继发现大量蛋白质或肽的药靶,打破了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的界限;二是老年病、疑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医药产品及功能性食品迅速上升;三是控制传染病和生物防御性的医药产品已成为各国提高健康保障水平、巩固国家安全的重要措施;四是生物技术正向综合技术发展,生物技术与信息、材料、微电子等其他高技术的结合是产品创新的源泉;五是随着生物制药的发展,建立一种对细菌、热源和病毒均可控制的“三控”生物制剂和药品生产体系,实现生物制品和药品的病毒常规检测,正在成为全球性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国生物资源丰富,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生物技术总体水平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具有技术创新的潜力。因此,侯云德院士看好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前景。但他同时指出,我国生物制药企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生产线落后、规模小、质量不够稳定、新药研发能力低等因素制约了生物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侯云德院士特别强调,发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要走创新的道路。根据我国的实情,发展创新型生物医药产业,要健全资本市场,完善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融资体系建设,支持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一个完全创新的药物从实验室研究到投放市场平均要15年左右的时间,开发一个创新药物平均需要8亿~10亿元。一般发达国家的企业也难以承受,国外通过上市公司用投资者的资金来运作,这个阶段许多风险投资机构都愿参与进来。而我国这方面的资本市场还很薄弱,亟待加强。要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经验,集中一批优秀科技人员攻关开发新药。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侯云德院士说,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更应当重视仿制—优化仿制—创新仿制。有足够实力的企业可以在源头上自主创新,另一部分企业可以在别人基础上,引进吸收再创新,重视在仿制中创新,重点开发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平台。此外,要加强生产线技术更新,保证产品质量;扶持前沿技术创新,促进新药开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完善仿制创新药物的I、II期临床实验的申报程序;积极建立产学研体制。他说,我国生物医药技术与国外基本同步,只要积极扶植前沿技术创新,进入国际市场先进行列就将指日可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