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染料行业:完善政策与管理并行 |
2009-05-08 |
|
今年以来,染料生产企业面临着环保、取消出口退税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多重压力,目前许多企业被迫减产甚至停产,我国染料工业正经受着一场严峻考验。 中国染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彭又玲介绍说,改革开放30年染料工业发展有目共睹,染料产量由30年前年产不足10万吨,发展到2007年的70多万吨,出口量由每年几千吨到2007年的近30万吨。但最新的一组数据并不乐观,2008年9月染料出口11105吨,比5月的27852吨下降了150.81%,比去年9月的21648吨下降48.71%;国内市场,主要染料生产企业7~10月平均销售收入比3~6月下降了60%,产量下降58%。 彭又玲坦言,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染料工业最终将带来多大的影响,能持续多长时间,这是很难预测的。国家出口政策的限制,我国的染料工业在国际市场上还没有展现很强的竞争能力;此外,根据104届广交会统计数据显示,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纺织服装业,共成交34.2亿美元,比上届下降31.5%,预示着染料行业将遭遇更大困难。目前企业最困惑的是,前期高价采购了大量的原材料,如今染料产品销路不畅,库存增加,价格一跌再跌,形成了高进低走的局面。 彭又玲认为,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也带了解决当前问题、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绝佳时机。一方面,染料行业作为传统的精细化工行业,近年来,大多数染料企业非常重视环保,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清洁环保的生产工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另一方面,近几年来,染料产量以年均5%速度增长,有些地方仍在投资染料项目,重复建设,一旦市场出现变化,产能过剩的问题就更为突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因此,针对目前染料行业的具体情况,彭又玲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尽快恢复染料产品出口退税政策,这能实实在在地解决当前企业产品的销路问题;二是将染料从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中取消,以鼓励染料生产企业开展加工贸易,缓解当前企业资金困难的问题;三是制定科学的、可操作的染料产业发展政策,对具有高新技术、清洁生产的项目在政策和资金方面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严禁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四是尽快制定染料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使染料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物有统一的检验标准;五是加强行业协会在产业政策执行、标准制定等行业管理方面的作用。 作为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稳妥地策略应对危机。要加强产品结构调整,不盲目扩大染料生产规模,对落后的生产工艺该停就停,对一些高新技术、环保型项目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要尽快开工建设。要防止资金链断裂,抓紧资金回笼,企业的发展思路要由过去的以增加产量来提高效益,变为靠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 彭又玲强调,要一步调整到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行业树立信心,沉着应对,国家能够提供适当的扶持政策,染料行业有能力打一个翻身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