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橡胶企业目前正在面对着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进入11月,轮胎企业开工率大幅下降,不少企业利润已降至零。近两年仓促上马的小子午胎、小工程胎等技术含量相对不高的项目,在市场波动中首先受到冲击;在国际金融风暴中,低附加值产品出口成为“重灾区”。简单重复建设、低附加值出口已经行不通了,只有依靠自主创新,尽快由依靠资源消耗向节能降耗转变,由物美价廉型出口向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转变,才能摆脱行业现在的困境。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橡胶产品出口大国,按照中橡协统计,轮胎出口量占总产量的40%以上。由于低端产品出口已难以为继,要想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除了关注传统欧美市场外的亚非拉地区外,出口产品还必须向高附加值、高性价比转变。但国外巨头企业都对新技术、设备实行严格保密,高新技术用市场换不来,也买不到,橡胶企业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发,才可能在世界大舞台上“弄潮”。 比如,国内外市场中,原配胎都对替换胎市场具有较大的引导和拉动作用,其拉动效应一般在1∶5~1∶6之间。但在国内轮胎市场,外资企业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独特的营销手段和优良的服务,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原配轿车胎市场,明显是外资唱主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因此,中国橡胶企业必须要在现有基础上,努力建设以大集团大公司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服务于市场需求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强专业科研院所和为行业服务的公众性科研机构建设;紧跟国际前沿技术,大力开发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以适应用户消费需求,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 我们很欣慰地看到,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先期行动起来,在新产品开发和提质降耗方面走在了前面,为稳定市场、稳定生产起到了不小的积极作用。他们认准了创新这条路,而这条路将通向可持续发展的明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