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源产业是在近几年全球油价飙升的背景下快速发展起来的。然而,在今年7月中旬创出新高之后,国际原油价格急剧回落,给生物质能源产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前,国际油价已跌至每桶50美元以下,但这并不等于说生物质能源就没有价值了。”国家林产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蒋剑春这样告诉记者。他指出,调整原料和产品路线,是当前推动生物质能源产业继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我国丰富的生物质能源主要来自农林资源,大量的农林剩余物既是污染源,又是潜在的清洁能源和绿色化工产品的原料资源。据专家初步估计,我国目前陆地生物质资源总量在180亿吨以上,每年可用作工业能源原料的生物质量有3亿多吨,如全部开发利用,可替代2亿吨标准煤,相当于目前我国化石能源消耗量的1/10。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第一部《可再生能源法》,鼓励发展生物质能源,国内很多科研机构和企业纷纷投资进行生物质利用的研发。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专家指出,生物质能源是惟一可再生、可替代化石能源转化成液态和气态燃料以及其他化工原料的碳资源,其含硫量低、灰分含量少、含氢量高。利用生物质能源可以弥补化石燃料的不足,缓解我国50%石油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而且利用生物质能源几乎不产生污染。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前,我国生物质转化利用的产品包括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油(包括乙醇、生物柴油、生物油等)、气体燃料和生物质气化发电。从这几年我国生物质利用情况来看,生物柴油存在原料不足、成本高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国际油价下跌之时更加阻碍了它的发展。目前具有一定种植规模的原料油如菜籽油、大豆油以及棉籽油等价格过高,均高于生物柴油成品,而具有一定价格优势的油品如地沟油、酸化油、泔水油等又缺乏国家统一规范管理,原料过于分散,原料质量参差不齐,导致生物柴油的生产存在规模化程度低、原料预处理难、催化剂活性低且分离困难等问题,生物柴油产业化进程长期停滞不前,远远落后于市场需求。在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方面,发电转化效率低,一般只有12%~18%,不能满足大工业规模应用的需求,中大型的气化发电技术和设备的核心技术缺乏研究,燃气热值低,气化气体中的焦油含量高,二次污染严重;生物质压缩成固体燃料由于在压缩和烘干中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能量转换并不划算。 tujian.org
针对我国生物质利用存在的原料、成本等障碍,蒋剑春指出,生物质利用亟须解决发展定位问题,从实践来看,首先应当把成本低的农林废弃物作为原料路线,我国每年仅林业剩余物就达2亿多吨,约合1亿吨标准煤,是一个巨大的绿色能源与资源库。其次要把液体燃料油作为生物质利用的产品路线,但当前大多数液体燃料油工程采用简单工艺和简陋设备,设备利用率低,转换效率低下;研究开发技术单一,缺乏综合利用与其他化工产品统筹研发,各项技术或系统间缺乏必要和有机的集成。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前还不是我国生物质能源大规模发展与利用的时期,对生物质利用不能期望太高。像生物柴油在建的生产能力就达350万/年,一哄而上,不注重技术的研发,只能自己把自己搞砸。”蒋剑春提醒企业。他同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当把生物质利用作为战略产业来进行扶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原料建立适度规模的示范工程,连续运行,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反映出来,积累经验和数据,重点改造和突破。针对生物质能源产业的优惠和鼓励政策还要具有可操作性,重点要形成发展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