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化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未来5年中国橡胶业分析
2009-05-08
目前,橡胶行业已培育了31个中国名牌产品,它们主要分布在全钢子午胎、高强力输送带、摩托车胎、运动鞋、旅游鞋、安全套和V带7个领域,是市场的领跑者。以全钢子午胎为例,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已达75%左右,其中有一半市场被10个中国名牌产品占有。

日前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获悉,最近4年间,我国橡胶行业通过加大品牌培育,积极推进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应用,使国产橡胶制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未来5年,中国橡胶业要力争通过努力,跻身强者之列。

据介绍,轮胎、摩托车胎及自行车胎、输送带、胶鞋、乳胶制品、助剂、炭黑、再生胶和钢丝帘线等是我国橡胶制品的主导产品。近几年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紧紧抓住名牌培育这一工作重点,在这些主导产品的重点企业中先后开展了质量授信和品牌推荐活动,扩大了它们的影响力,增强了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如国产摩托车外胎的年产量现已超过亿条,占世界总产量的60%左右,而前5强企业的产品销售量就占到了全行业的45%。来自海关总署的相关信息表明,我国每年配车出口的摩托车胎与企业单独出口的外胎约占国内总产量的30%,这些产品进入到了美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是橡胶避孕套生产大国,年产避孕套40亿只以上。其中,规模企业的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进入到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如此,国产避孕套的品牌集中度还很高,7家定点企业的产销量已占全国总产销量的85%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橡胶行业已培育了31个中国名牌产品,它们主要分布在全钢子午胎、高强力输送带、摩托车胎、运动鞋、旅游鞋、安全套和V带7个领域,是市场的领跑者。以全钢子午胎为例,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已达75%左右,其中有一半市场被10个中国名牌产品占有。

今年以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还瞄准橡胶助剂、子午线轮胎模具和半钢子午胎做名牌培育文章,并围绕环保、技术引导企业良性发展。目前,我国橡胶助剂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其中,绿色促进剂占总产量的60%以上,绿色防老剂占总产量的80%以上。这些产品以产量高、技术进步快和绿色环保的优势,基本可以从容应对即将施实的欧盟REACH规则。子午线轮胎模具作为精密复杂模具的一种,在技术含量、精度、花纹结构等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眼下,国内从事该产品生产的企业已超过100家,年销售额达36。4亿元。其中生产规模在亿元以上、产量达千套以上的4家企业占据了一半市场,凭借先进的技术,这些产品不仅很好地满足了国内企业的需求,而且还以高性价比有一定量的出口。如今,代表先进水平的高速扁平化半钢子午胎正成为有一定实力的国内企业研发生产的方向。2007年以来,华南轮胎公司新开发的26英寸半钢子午胎和跑气保用轮胎以及历年来开发的50、45、40系列等子午胎深受欧美市场的欢迎,既缩小了与国际市场高端产品的技术差距,填补了国内空白,又带动了全行业自主创新的步伐。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说,我国是世界第一橡胶消费大国,主导产品中多数产量居世界第一。目前外资正以中国为生产基地,加快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渗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形成中国名牌的群体优势,才能与大的跨国公司相抗衡。

下一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将以《橡胶工业’十一五’科学发展规划意见》和《橡胶行业’十一五’实施名牌战略的规划意见》为指导,继续引导全行业加快自主创新、产品结构和产品优化升级换代的步伐,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和争创中国名牌。力争经过5年努力,使橡胶行业主导产品都有自己的中国名牌,形成一批强势企业,促进中国橡胶工业由大走向强。
     相关链接
    ·《中国石化电话号码簿2008》编撰工作展开
    ·稀土出口配额再下达
    ·稀土顺丁胶工艺包全流程国产化
    ·化工践行“绿色奥运”功不可没
    ·最大自由锻造油压机在上海投产
    ·重庆目标锁定西部石化龙头
    ·北美车展透出利好信息(图)
    ·投资4亿的EPS树脂项目落户新疆奎
    ·国际石油会议呼吁加强对原油期货市场的监管
    ·褐煤化工项目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点火试生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