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化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油价跌政策推动 轮胎景气转暖
2009-05-08
  12月份以来,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不断实施,包括铁路、水泥在内的多个行业受益颇丰,尤其是国务院刚刚推出的“国九条”,旗帜鲜明地表示要积极扩大住房、汽车和农村消费信贷市场,我们注意到,受这一政策利好推动的家电下乡、汽车、农业、房地产等热点品种先后强势突破,成为主导冲关行情的风向标,而且在这些热点方兴未艾的情况下,有大笔的活跃资金开始进一步挖掘与这些行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的投资机会。近期一直处于燃油税改革风口浪尖的汽车板块在国务院政策性利好的推动下连续上涨,使得我们开始将目光锁定与其息息相关的上游轮胎行业,而近期国际油价以大跃进的方式跌破50美元更是让我们加深了对轮胎行业的偏好,S佳通作为股价与质地严重不匹配的优质轮胎股,有望在扩大内需政策的指引下,走出加速突破行情。

  近年来,在免征子午胎10%消费税、取消轮胎项目行政审批等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我国轮胎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的轮胎市场全球增长最快,市场规模约为80亿美元,占世界轮胎市场份额的9%。行业产能的快速提升激化了国内轮胎市场竞争,同时也使轮胎出口呈现大幅增长态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轮胎生产的重要基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行业的高速增长给轮胎行业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多的外资轮胎企业选择在中国建立轮胎生产基地,而众多内资轮胎公司也纷纷在加大子午线轮胎生产线的投资力度。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12月3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研究确定了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即“国九条”,其中在第四条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三农”、住房和汽车消费。国家政策力保汽车消费,必将会对汽车上游的轮胎产业起到积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于一系列负面经济数据加剧投资者对能源需求前景担忧,国际油价4日暴跌逾6%,纽约市场油价跌破每桶44美元,创下近四年来新低。轮胎的主要原材料是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由于合成橡胶的原材料是石化产品,因此,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使其成本大幅上升,从而也间接推高了天然橡胶价格。数月前一直坚持“国际油价导致成本压力上升”的轮胎企业,有望在油价暴跌之后迅速拉高盈利空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佳通轮胎是中国市场最大的轮胎供应商,全国四大轮胎生产基地之一,轮胎行业的龙头地位优势明显,近年加速进攻轮胎零售市场,在全国各地增设销售网点,形成庞大的销售网络。公司整体资产与新加坡佳通公司拥有的福建佳通51%股权进行置换,经过此次实质性资产重组后,公司基本面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不良资产被剥离出上市公司。公开资料显示,福建佳通是佳通集团在中国的五大轮胎生产基地之一,其半钢胎生产能力在佳通轮胎五个工厂中排名第一,同时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半钢胎生产企业。S佳通在年报中表示,2008年公司将通过技术改造,全力加强高性能产品的开发,尤其是加强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产能提升,增加产品规格型号,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随着行业景气度的回升,2009年对轮胎行业而言,面临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走势上来看,该股近期已经完全脱离了大盘,走出了漂亮的独立行情,底部换手接近50%,随时有望加速拉升,可积极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中国石化电话号码簿2008》编撰工作展开
    ·稀土出口配额再下达
    ·稀土顺丁胶工艺包全流程国产化
    ·化工践行“绿色奥运”功不可没
    ·最大自由锻造油压机在上海投产
    ·重庆目标锁定西部石化龙头
    ·北美车展透出利好信息(图)
    ·投资4亿的EPS树脂项目落户新疆奎
    ·国际石油会议呼吁加强对原油期货市场的监管
    ·褐煤化工项目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点火试生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