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月10日起,卫生部、工信部、公安部等9部门将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为期4个月的打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要求清理未列入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却在非法使用的食品添加物品种,并加快推进食品添加剂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制度。 据了解,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虽然规模不大,但产值较高,2007年总产量达52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29亿元,创汇27亿美元。由于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食品中,安全敏感度很高,我国对此有明确的范围规定。根据我国今年6月1日实施的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分为22类,共1812种,标准外的添加剂不得随意添加应用于食品中。 据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透露,近期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反映出当前在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十分严重,也反映出一些政府部门监管缺失、责任落实不到位,因此必须在整个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领域全程加强监控,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生产许可证制度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我国从2005年开始推进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许可证制度,但目前尚有相当数量的食品添加剂品种没有制定相应的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这为企业认证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专项整治行动将加快推进制定、完善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许可制度。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该专项整治行动将分三个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一阶段从2008年12月10日至2009年1月10日,为相关企业自查自纠阶段,执法部门在此阶段应调查掌握非法食品添加物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易被添加的食品类别,以进一步完善现有措施;第二阶段从2009年1月11日至3月10日,为清理整顿阶段,将清理未列入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仍在非法使用的食品添加物品种;第三阶段从2009年3月11日至4月10日,为规范巩固阶段,将建立健全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管理制度,包括推进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建立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申报制度、建立非法食品添加物和不合格添加剂快速追查溯源机制等一系列措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