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纺织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小额贷款解纺织企业燃眉之急 金融监管不可缺
2009-07-27

  近日,银监会发布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由此,成立3年以上且最近2年连续赢利的小额贷款公司将有可能转制为村镇银行。这意味着2008年开始大规模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有望在两年到三年后,从只贷不存的贷款公司(性质是工商企业)“转正”为金融机构。据了解,现在已开业的583家小额贷款公司均未满足转制条件。此次明确给予小额贷款公司的转制通道,意在规范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方向。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8年,小额贷款公司在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地区大量涌现。这些公司多为当地的大型纺织服装企业牵头组建。如今,这些有望“转正”的民间资本又能给依然处于“寒冬”中的中小纺织企业带来多少希望呢?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解决纺企燃眉之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纺织业贷款难不是一朝一夕,因为行业平均利润率低,不足3%。”无锡江阴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极少数上市公司和地方扶持的骨干企业,90%以上纺织企业贷款很难。这些企业在资金紧张时,主要靠大企业拆借。“纺织业贷款利息只有几个点,而房地产业即便在低迷期也有十几个点,银行当然倾向后者。小额贷款公司虽然贷款利息要比银行高一些,但毕竟是一个合法的贷款渠道,可以解企业的燃眉之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除了简化贷款手续,减少贷款时间,小额贷款公司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抵押形式多样。比如吴江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信银行盛泽支行,在交易所平台合作推出仓单质押业务。对于这种贷款方式,复旦大学上海物流研究院院长朱道立认为,集群式企业融资,往往企业信用违约相关性大、固定资产同质性强,如果遇到倒闭则变现价值低,风险较大。“因此,传统的以不动产为抵押的融资模式不适合集群式中小企业融资,动产质押融资则可以很好地控制风险。”朱道立表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次小额贷款公司有可能转为村镇银行,意味着其未来有机会获得金融牌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表示,“小额贷款公司是特殊背景下的产物,其‘只存不贷’的限定本身就存在弊端,南方不少小额贷款公司无钱可贷、面临‘断炊’的情况就能说明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获得金融牌照不仅是国家对农村金融的支持,也是小额贷款公司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然。”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了“转正”的希望后,小额贷款公司有了更多的发展动力,对于处于困难中的中小纺织企业来说,无疑又是一个好消息。

tujian.org

  未能触及纺企痛处

tujian.org

  根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金上限是2亿元。“小额贷款公司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企业资金紧张问题,但作为民间资本集聚的一种形式,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量有限,能从中受益的企业范围不会太广。”业内专家指出,由于投资小额贷款公司的企业都属于当地具有影响力的实力型企业,老板对本地企业的状况掌握得非常清楚。“对于相当一部分非常需要资金但基础薄弱的企业,由于风险比较大,小额贷款公司显然不会轻易将资金贷给他们。” tujian.org

  记者在江苏盛泽采访时,一家大型化纤企业的老总表示,现在的危机不是仅仅靠贷款就能够解决的。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日等国家的消费能力低迷,需求不旺,才是企业面对的最大危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温州一家服装贴牌企业的老板,尽管他的企业迫切需要周转资金来投入生产,但因为“小额贷款利率过高”的问题,他对小额贷款“兴趣并不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涤丝:先抑后扬 产销回升 纱类:全棉盘整
    ·澳门厂商联合会理事长:取消纺配无碍澳商
    ·2007中国化纤十大新闻
    ·越南纺织成衣业2008年出口目标为95亿美元
    ·“冠宏杯”纺织十大新闻热心读者获奖名单
    ·羽绒服碎毛多 七类生活用品近两成不合格
    ·“冠宏杯”2007年中国纺织十大新闻揭晓
    ·徐文英:2008年纺织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是首要
    ·缝纫机械的新发展
    ·2008年国际纺织品市场分析与展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