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IT新闻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都市拒电族:回归安静空间坚持自我超脱
2009-05-05
2007-9-3 16:28:00 文/国际先驱导报 出处:国际先驱导报   他们拒绝使用现代通讯工具,但是他们却自得其乐地享受着生活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司徒祈安发自北京 在互联网、手机成为像牙刷、枕头一样的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时代,大都市出现这样一群人:受过良好教育、生活富足,却拒绝使用手机、网络等当代通讯工具,他们被称为“拒电族”。他们并非垂垂暮年,很多尚未而立的阳光青年也心甘情愿加入其中;他们并非喜欢孤独,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死党济济。   回归安静私属空间   许多人会因为某天忘带手机而颇感失落,甚至焦虑茫然。不时查看手机里的信息、不停刷新电子邮箱查收邮件,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常态。当我们习惯这些条件反射般的动作时,“拒电族”却对高科技通讯手段高声说“不”。“拒电族”各有不同,有人拒绝使用手机,有人回避电子邮件,有人从不上网,有人干脆不用电脑。更有甚者,以上几样统统不碰。   “这个随时会响的东西搞得我太累了!”身为北京某公司老总的张智一个月前郑重向亲朋好友宣布不再使用手机。“它严重骚扰了我的生活,没有一天不响的,以致我经常产生幻觉,明知关机也总感觉手机在响。”   虽然工作繁忙,但张智分析了自己的日常活动后得出结论:“其实每天需要见的人、需要解决的问题就那几个,手机的作用不大,反倒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应酬。”在抛弃手机的这一个月,张智倍感轻松,应酬少了,休息的时候也少了很多打扰。如果有人有急事找他,可以打电话给他的秘书转达。同时,他会上网并定期查收电子邮件,他说这是因为需要获知足够的信息。   其实,在大都市中生活,完全做到“拒电”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我并不排斥这些通讯工具,只是想多一些安静的私属空间。”天津的小佳应该算是“拒电族”中的温和派。“我没有手机是因为不需要,我认为上班的时候就应该专心工作,在家的时候就要好好休息。若有事需要联系,办公室和家里不是都有电话吗?我很奇怪为什么总有人随时随地发短信。”   喜欢传统交流方式   有人说“拒电族”以“不联络”为生活信条,但是他们中有人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他们反而认为“拒电”就是为了更好的联络。   北京的郭教授一年前退休后就关掉了手机,也不再上网。“我倒觉得这一年来和亲戚朋友见面的时间更多了。以前有手机、网络,我们也就听个声音,聊个虚拟,现在我们都是上门拜访。”郭教授说朋友间聊天的乐趣就在于促膝长谈,争论也是当面争个面红耳赤才过瘾,可是现在因为这些现代通讯设备,人们反而丧失了这些乐趣。“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没有手机和网络而失去联系的。”   网络提供咨询的便捷使人们更多依赖搜索引擎,而不是书籍。郭教授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用来读书看报:“网络虽然方便快捷,但是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基淀,也减淡了阅读的乐趣。”   小佳说自己很怀旧,不能接受E-mail里字体一致的留言,也受不了点击一下就可以删除所有信息。她觉得这是对生活的一种冷漠:“信件不仅起着传达信息的作用,还是情感的承载,多年以后就会积累成精神上的财富。”小佳说从大学起就跟朋友家人通过邮局寄信,每打开一个信封,看到熟悉的字体,心中就会觉得很温暖。   坚持自我的超脱   25岁的小佳对论坛、QQ、MSN这些网络产物不屑一顾的同时,也遭受着同龄人的不解。有人嘲笑她是原始部落出来的动物,也有人说她故作清高。面对这些,小佳只是淡然一笑。“拒电族”隐匿在城市中,虽然可能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生活理念。   在美国,“拒电族”也在坚持着绝不“人云亦云”的原则,对此,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阿曼达·伦哈特分析说:“如果你不加入,并不代表你孤单,只说明你不愿迎合这种潮流。”
     相关链接
    ·电击治疗网瘾受疗者称遭虐待 卫生部发文叫
    ·网瘾治疗有四大流派 月收费从五千到上万不
    ·传富士康深圳工厂已量产iPhone中国版 代号9
    ·联通年底前引入3G版iPhone
    ·中国版苹果iPhone送测泰尔实验室
    ·英特尔二季度净亏损3.98亿美元
    ·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加速推广 兼容中国标准
    ·基站进楼遭漫天要价:20平米租金40万
    ·中国移动未来3年内将在农村投资700亿
    ·3G牌照发放和3G业务增长带动电信人才需求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