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股在港上市遇寒流 核心技术缺失所致 |
2009-05-05 |
|
2005-1-31 14:07:00 文/庄睿弘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近期,科技股在港遭遇寒流,三希科技搁置上市、富士康招股一波三折
日前,三希科技(原计划上周五28日在港上市)表示,将搁置在港上市计划。三希科技主要业务是在内地生产印刷电路板,母公司为台湾大众集团(持股近40%),公司原计划发行1.16亿股,发行市盈率在6~8.2倍之间。保荐人为DBS亚洲融资。据承销团内部人士透露,由于招股不理想,公司对降价发行又心有不甘,最后才决定取消上市。
而近期招股的富士康也是一波三折。富士康由台资的鸿海精密公司控制,主要业务是生产贴牌手机。其公开招股已于上周四中午结束,其国际配售只获得10倍认购,而公开发售部分也不过36倍。有经纪商指出,这与富士康的招股市盈率偏高有关;同时,公司发展颇多变数,其利润率已开始下降。
富士康共发售8.694亿股,招股价范围3.06港元至3.88港元,此次定价在招股上限3.88港元。
新鸿基表示,富士康发行市盈率在15~18倍之间,定价过于昂贵。甚至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无线科技就是前车之鉴。该股公开发售部分获31倍认购,定价(0.86港元)接近招股上限(0.87港元),结果上市首日无线科技大跌21%。目前仍在0.7港元的低位无奈徘徊。
而二级市场上,香港科技股板块表现也是不堪回首。标普香港创业板指数,从去年3月以来一路下挫,已经从1360点跌到968.12点(截至上周),跌幅近30%,而同期恒指涨幅为4%。
个股方面,一度受到热捧的TOM集团(2383),已从去年3月的2.4港元一线跌至1.34港元,同期跌幅近半。电盈也是随波逐流,同期跌幅近30%。
海通证券的张崎认为,近年来,港股市场投资理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
主流资金较为喜欢地产、金融等主业清晰,前景明朗的蓝筹股。而科技股中,真正有核心技术的并不多,大部分公司只是进行低附加值加工,在产业链上受制于人。这样的股票并不值得追捧,目前的冷遇不过是在矫正以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疯狂罢了。实际上,沪深市场中的科技股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