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IT新闻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台笔记本代工业面临升级 大陆成最大生产地
2009-05-05
2005-4-12 15:13:00 文/王如晨 出处:第一财经日报   导读--全球第一大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商广达宣布,正式关闭台湾林口工厂,将全部生产线移至祖国大陆。   台湾地区笔记本代工界近来颇不宁静。   3月31日,全球第一大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商广达宣布,正式关闭台湾林口工厂,将全部生产线移至祖国大陆。记者获悉,此举将使得广达近4000名在台员工锐减至3000余名。   广达发言人在台湾股市公开观测站发表官方声明表示,“广达在台人力结构将趋向减少制造人力,提高研发人员比重。”   这是继去年底仁宝宣布将制造彻底西移后的第二家厂商,也是继华硕自有品牌与代工分家、广达与仁宝杀价争单后的产业界最新话题。   “台湾地区笔记本代工已处于微利时代,向大陆转移制造环节对其笔记本乃至整个代工业的升级来说,具有积极意义。”赛迪顾问计算机与软件咨询事业部副总经理杜文峦表示。   大陆成最大笔记本代工地   伴随着广达西进,台湾地区重点笔记本厂商已全面转战大陆市场。   事实上,早在2000年,广达就在海外注册了BVI(英属维尔京群岛)公司,以便向大陆投资。台湾地区证券交易所公告显示,2000年12月7日,广达在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区投资1.7亿美元,宣布建造广达上海制造城。   该制造城以达丰上海电脑有限公司为首,下辖达丰、达功、达伟、达业、达福、达利、达人、达群8个子公司以及达研、达威、达辉三个辅助企业。目前,广达在大陆已有4家工厂,月产100余万台。而第5家正在建设之中,投产后预计月产可达130万台。这意味着其大陆年产总量将超过1500万台,约占目前全球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   不过,若从转移大陆的时间来看,广达反倒是个落后者。它的竞争对手仁宝、英业达去年上半年便分别关闭了台湾最后一条生产线。   仁宝在昆山已有两座厂,昆山三厂也已建设完毕。仁宝有望完全发挥出已有的生产能力。不过,该公司目前在大陆的月产量为80万台,稍逊于广达公司。   英业达集团日前通过了3800万美元增资的计划。该集团副总徐信群表示,此项增资目主要用于上海浦东的新厂建设。目前,该厂基本完工,原虹桥厂及林口厂产能已开始迁入,新厂月产量可达50万台,预计完全迁入后,有望达到100万台。目前该公司主要订单来自惠普、东芝、明基等。   此外,纬创、华硕、大众、伦飞、华宇等厂商也纷纷增资支援大陆生产基地。   目前,台湾地区笔记本生产商已全部进入大陆,十大厂商中八家落户长三角。业内人士预测,2005年全球将生产大约5500万台笔记本。其中1600万台来自广达,1000万台来自仁宝。从两大公司的地理布局看,仅上海、苏州(仁宝在昆山)全年生产的笔记本计算机总量便可分别达到1200万、1000万台(广达全部移入后可达1600万),约占全球笔记本总量的30%。   此外,英业达、纬创、华硕等重点厂商将至少瓜分1000万台代工量。依据目前平均80%~90%大陆生产的比率及台湾代工量约占全球出货量65%计算,中国大陆短期内有望承担起全球超过50%的生产量。   因此,台湾笔记本生产商的“西进运动”直接促成了这样一种事实:大陆已完全取代台湾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生产基地。   微利时代   台湾代工厂转移大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竞争过于激烈,笔记本代工业已身陷微利时代。   杜文峦表示,台湾是全球笔记本生产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在厂商持续杀价竞争中,毛利率持续下降。在经历去年“保5”(即毛利率为5%)战争后,如果今年需求未达预期,代工厂恐怕将面临“保4”甚至“保3”的困境。   代工商之间杀价抢单,已开始为上游企业尤其是国外大厂利用。据悉,广达一直掌握着戴尔公司主流商用笔记本的订单,而仁宝则一直负责戴尔低价消费性及高单价笔记本产品线。2005年愚人节左右,戴尔通过左右手互换,将广达及仁宝双方与自身的合作关系完全作了交换。即仁宝取得了戴尔2006年商用笔记本订单(月产量约30万台),而广达则获得低、高价等以消费性笔记本订单(月产量约为25万台)。   而左右互换的一瞬,原本已极低的代工价格在互相地杀价夺单过程中几乎变得无利可图。由于广达供应戴尔商用笔记本一直稳定,且已降价向戴尔表达坚持代工该产品线的决心,但仍被仁宝夺走,可见仁宝出价比广达更让戴尔满意。至于广达,则同样以比仁宝更低的价格,将仁宝手中的戴尔高端笔记本订单全部拿下。   当然,对于杀价,台湾产业界并非肆无忌惮。广达发言人林群杰告诉记者,2005年初,几家一线大厂齐声呼吁莫再杀价,并形成了口头的“反杀价默契机制”。可是,这些规则未出三个月,便被冲击得零乱不堪。   “这只是前三名之间的默认规则。但是,当小厂商威胁到他们的利益时,这种非书面的规则很容易被打破,”林群杰表示,“谁都不会眼看单子被抢无动于衷,我们也很无奈。”   升级之路   与芯片代工业一样,台湾笔记本代工业同样面临着升级,就目前而言,它必须超越代工,在创新研发方面获得优势。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一位研究员表示,“由于大陆在生产制造方面具有优势,以往的‘台湾接单,大陆生产’正全面转变为‘台湾研发、大陆制造’。”   这一分工体目前已逐渐形成。随着笔记本价格不断走低,台湾一些二线厂商以及营运能力较差的厂商在大陆低成本的吸引下,早就已经将生产线移入,并裁撤了台湾地区部分员工,将众多资源集中于研发环节。   宏碁、明基、广达、仁宝等都已在岛内设立先进的研发中心。宏碁董事长施振荣两年前提出设立研发中心,成立“价值实验室”,进行未来1~2年的应用研究。明基电通4年前便设有“前瞻技术中心”,其“络达科技”即由“前瞻技术中心”培育而出。   广达董事长林百里则认为,建立研究所是广达中长期重点规划,也是广达及台湾电子科技产业自我提升的重要一步。他认为,以代工为主的台湾产业,未来势必要走向创新设计制造(IDM)。“目前广达首要任务是培养可与国际竞争的研发工程师,2005年广达将以林口为研发资源的中心,设立5000至7000人规模的研究中心。”   据悉,广达已与麻省理工学院已经达成协议,共同进行总额高达2000万美元的未来产品开发计划。   在3月31宣布彻底西移生产线后,广达的一则公告也传达了这一策略。即以“广达研发中心”为中心,整合全球科技资源,确保技术优势,形成以台湾总厂为为技术总部,上海松江厂为生产基地、衔接美、欧、亚洲等分厂,建构以台湾为主轴的运筹中心。从而实现“从代工脱胎换骨,从创新研发中重生”。   “这一策略相当明智,”杜文峦表示,“这也是由两岸笔记本行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
     相关链接
    ·戴尔PC预装搜索工具 被指为间谍软件
    ·微软MSN将推出购物门户网站 1 1将等于3
    ·尼康数码相机消费者遭遇天价维修
    ·惠普员工窃取30万美元设备 eBay上销赃
    ·Google遭版权问题 美网站诉其非法显示图
    ·惠普数码相机将退出亚太,产品开始下架
    ·微软每年将邀请黑客对话 共同找出漏洞
    ·微软下一代OS新名招两家非盈利组织抗议
    ·CEO换角,诺基亚读懂信号了吗?
    ·美督促中加强专利权保护 称其损失惨重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