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乐陈晓:在3C市场永乐和国美苏宁是战友 |
2009-05-05 |
|
2005-11-8 10:23:00 文/姜智鹏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业内有人称,永乐错过了最佳上市时机,因为从3月份开始,国美和苏宁的股价都呈一路下滑的态势。另一方面,黄光裕、孙为民、陈晓三大家电卖场“掌门人”分别承认,单店盈利能力在下降。
甚至有“危言”传出:一级城市家电连锁业已出现门店泡沫,泡沫破裂时间在明年春夏之交。
支持该观点的最重要证据是,传统家电领域生产商的利润,已被严重压缩,家电卖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飞行加油”模式将因供应商无力承担而走到尽头。带着系列疑问,《每日经济新闻》听陈晓说出了他的想法。
《每日经济新闻》:如何看待传统家电在家电零售领域中的没落?
陈晓:若今天才感觉到,就太晚了。
2002年、2003年,我就已经感觉到传统家电利润开始面临市场饱和的压力,这几年传统家电利润增长已经结束。
《每日经济新闻》:这对永乐产生了什么影响?
陈晓:去年上海的家电卖场是60—70家,今年会超过110—120家,但市场需求量并没有多少变化,如果都是传统家电,单店销售肯定都会下滑。
如果你注意,会发现,永乐门店的传统家电产品占50%,国美、大中门店里这一比例还在70%左右。
《每日经济新闻》:什么产品会成为家电卖场新利润来源?
陈晓:3C产品。
这涉及到市场消费结构的改变,传统家电销售的指向性很明确,顾客是想好买什么再去卖场,一台冰箱、一台彩电可能会用很多年。但是3C产品不同,如顾客更换手机的频率会很快。顾客若常到家电卖场逛逛,还会带动其他产品销售。
《每日经济新闻》:3C产品的利润率高于传统家电吗?
陈晓:在数码产品上,我们的毛利比传统家电还要低。
《每日经济新闻》:那为什么还要把3C作为今后发展的方向?
陈晓:目前3C产品的销售还没有取得集中度,与传统家电主要在家电卖场销售不同,现在的数码通讯品牌除了家电卖场之外,还有自己的专卖店、宏图三胞、太平洋数码这样的专业3C店等销售渠道。家电卖场从供应商那里取得资源的能力还比较弱,这是目前毛利低的原因。
3C这块的利润还未与传统家电同步,但3C产品在家电卖场销售的比例会越来越高,数码、通讯产品的利润也会上升。
《每日经济新闻》:这意味着永乐将与3C其他销售渠道竞争?
陈晓:对。在3C这块,永乐和国美、苏宁是战友,即使我们在传统家电领域是对手。
《每日经济新闻》:3C产品占50%的产品结构是否将“复制”到其他地区?
陈晓:不同市场的情况不一样。上海市场演变比北京快。2002年,我们已经是上海最大的手机流通渠道了,而在北京,手机专业卖场的规模还是比家电卖场大,到现在这个情况也没有改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