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IT新闻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首个IPTV上海正式商用 覆盖几百万人口
2009-05-05
2005-11-29 9:03:00 文/沈娟 出处:第一财经日报   从今天起,上海市闵行区和浦东新区居民就可以到上海电信营业网点申请开通IPTV业务。昨日,经过前期的筹备和试播测试,经国家广电总局许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和上海市电信公司联合宣布推出 IPTV业务。   此举标志着中国电信IPTV业务终于迈出了商用步伐。《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与其他省份10万用户规模的试验网相比,SMG和上海电信此次开始商用的网络覆盖全部闵行和浦东新区,覆盖人口将达到几百万。   每月30元促销价   到底怎样的资费可以使IPTV业务得到更好推广呢?上海电信总经理助理沈洪波告诉记者:“上海电信和文广新推的IPTV业务定价为每月60元,暂定到明年3月以前,为了推广这一业务,将采用30元/月的促销价。”除此以外,目前用户只要签订一定时间的使用合同,可以获得上海电信赠送的机顶盒,“我们不会一直赠送机顶盒的。”沈洪波意味深长地说。   在上海IPTV发展计划中,希望通过一定的促销措施,今年发展上万的用户;2006年年中,完成上海全部网络的覆盖;2006年年底争取发展到数万用户。   在内容上,记者了解到,目前运营的IPTV业务提供直播频道、互动电视、信息服务等综合业务。其中,直播频道有50个,点播节目已经超过1000小时。   下一阶段,上海IPTV计划播出3000~5000小时的点播节目。在信息提供上,除了现有的天气预报、交通、餐饮等信息,IPTV的视频IP电话、视频会议、互动广告、电视邮箱、网络游戏等功能都在计划应用中。   模式之争   此次SMG和上海电信推广的IPTV业务,选择了基于电信宽带网络进行业务开展,上海电信承担了对城域网进行改造的工程。   在长期以来电信IPTV的试验过程中,不同的发展模式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上海电信和文广的IPTV试验分为三个区域,在这三个区域中,电信网络的承载层是不同的,古北的试验是光纤到户的方案,是下一代宽带网络的课题;大宁模式是一种光纤到户的方案,这种对现有网络的改造比较大,投入也是比较大的。”在各种网络方案的对比中,上海电信内部人士如是向记者解释。“因此,上海电信此次在闵行和浦东推广的是基于ADSL网络的方案。”   此前,大宁模式曾经率先在上海闸北区推出IPTV试商用,对此,上海电信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大宁模式是大宁公司来运营,和文广、电信合作;而此次推广的业务是文广和电信自己的,两者有很大不同。”   电信自身推广IPTV有天然的优势。“我们可以把IPTV、宽带业务和传统语音业务等捆绑销售,在未来的模式中,通过一张账单支付所有电信业务都是有可能的。”电信内部人士说。   与数字电视共存   在国家广电总局统筹直播卫星、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手机电视、IPTV等各类新媒体的产业发展计划的背景下,上海文广的数字新媒体业务走在全国前列,并较早启动了IPTV业务的试验研发与实践运用。   “IPTV是一项全新的业务,必然需要一段时间才可能逐步成熟和稳定,各方面也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沈洪波坦言,“目前来看,这肯定是一项需长期收回投资的业务。”   “上海启动IPTV业务,希望能和数字电视呈现和谐的发展。”对于如何在数字电视和IPTV发展中寻求平衡,SMG总裁助理张大钟表示,“此前,网通在哈尔滨进行的IPTV试点几个月发展了5万用户,但是并没有影响到当地数字电视的发展。”
     相关链接
    ·电击治疗网瘾受疗者称遭虐待 卫生部发文叫
    ·网瘾治疗有四大流派 月收费从五千到上万不
    ·传富士康深圳工厂已量产iPhone中国版 代号9
    ·联通年底前引入3G版iPhone
    ·中国版苹果iPhone送测泰尔实验室
    ·英特尔二季度净亏损3.98亿美元
    ·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加速推广 兼容中国标准
    ·基站进楼遭漫天要价:20平米租金40万
    ·中国移动未来3年内将在农村投资700亿
    ·3G牌照发放和3G业务增长带动电信人才需求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