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产部部长表态:明年扫清3G政策障碍 |
2009-05-05 |
|
2005-12-28 9:49:00 文/幸玮 出处:第一财经日报 昨日,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在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表示,现在,中国已经具备发展3G的条件,2006年信产部将抓紧研究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业务、资费、监管、频率指配等有关政策。 在涉及3G政策时,王旭东表示,为推动运营与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内容开发等环节密切合作,形成新型产业链,“信产部在研究制定发展3G有关政策方面,推进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继续做好标准化等工作”。
系列政策出台
在昨日的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王旭东表示,2006年信产部将加强互联互通监管和推进电信资费管理方式改革。
这意味着,目前政府部门对3G的一些重要议题,如未来市场有多大规模、3G网络的互联互通,资费以及新技术等问题,仍处于思索研讨阶段,将逐渐得到解决。
王旭东表示,互联互通的监管方向为,抓紧做好电话网网间结算研究,适时、稳步推进网间结算调整;完善通信监管技术手段,组织网间结算及互联互通监测系统应急扩容,补充和完善系统功能,充分发挥系统的重要作用。同时,研究解决互联网骨干网部分互联方向的网间通信质量问题。
2006年,信息产业部在推进资费管理改革方面,将逐步建立电信资费的市场化形成机制。王旭东表示,信息产业部在实行上限管制的同时,督促企业加强内部资费管理,进一步加强事后监管,逐步实现资费管理的法制化、程序化和透明化。”
“3G在政策方面的准备,绝不是发放牌照本身的论证工作,也不仅仅是对3G业务的相关管制政策,而是涉及通信产业在‘后3G时代’的综合配套政策,包括监管体制的调整、运营格局的优化、产业链进步的通盘考虑,不管是技术层面、产业层面还是政策层面,都一直在准备。”信产部电信研究院一位人士认为。
重点解决知识产权问题
关于3G即将水落石出的信号,早在9月就开始显露。直到12月19日,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006年度工作会议上,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第一次作出确定性表态:“3G牌照发放的决策时机已到。”
奚国华认为,从现在态势来看,如果不适时作出3G决策,将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同时,TD-SCDMA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涉及这一标准的核心技术、产业链都已形成。奚国华关于TD-SCDMA牌照将会交给有实力的运营商操作的表述也为TD-SCDMA一言定局。
昨日,王旭东强调,在3G即将到来之前,“运营企业要做好充分准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网络建设、业务开发、市场培育等方面工作。”
业内人士认为,移动通讯市场大规模的启动是在3G网络建设运营之后才可能来到。市场层面可以等到上线之后,但有一些前置问题,比如三大标准的技术测试、知识产权问题、TD-SCDMA技术测试问题,都是横在3G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必须首先解决。
其中,尤其是3G中的知识产权纠纷问题,成为国内制造企业的心头之患。据了解,现在知识产权谈判已发展到最为关键的冲刺阶段,成败与否将对3G有着重要影响。
王旭东透露,知识产权方面2006年的总体思路是,“加快建设信息产业知识产权预警与信息服务机制,制定鼓励技术转让政策,促进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成果的产业化。”
具体来说为,信产部在来年将建设信息产业知识产权组织与中介机构并建立信息技术专利数据库。继开展《信息产业知识产权战略专题》研究,编撰出版《信息产业知识产权白皮书》。
信产部专家认为,“一个正式的3G网络规划和部署,不仅仅是运营商的事情,为了避免运营商从自身利益出发的现象发生,政府层面必须要有相关政策的引导,包括在技术标准的选择、数量、运营商的一些基本投资计划等方面,应该基本有所确定后才能启动这方面的工作”。如民族产业TD,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认为:“国家对它的支持,不仅仅表现在资金投入上,而是从宏观层面、政策层面出台相应支持政策,比如优先发放牌照等极为关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