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IT新闻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港湾网络下嫁西门子 一场婚姻三方皆赢
2009-05-05
2005-12-31 13:33:00 文/张沛 出处:通信世界   记得早在今年的九、十月份,“港湾联姻西门子”的消息就在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但是在当时,很多人并没有对此抱太大的兴趣,认为这只不过是资本运作市场上的又一炒作新闻而已。谁曾想到,在离2006年钟声敲响还有几天的时候,从西门子的德国总部传来了消息,西门子已经港湾达成了收购协议,正式收购后者的宽带产品,看来,港湾下嫁西门子已经不可避免。   此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来了轩然大波,反对声此起彼伏,毕竟,作为中国人,看着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一夜之间被外国巨头所收购,从感情上来讲是难以接受的,但是,笔者认为,感情归感情,这次收购无论是对国际跨国巨头西门子,还是对处于困境中的港湾公司,甚至对于传说中的第三者“华为”,都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结果。   对于西门子来说,收购港湾的宽带业务不仅可以巩固其在中国的市场地位,还可以间接地依靠港湾高性能的宽带接入产品来拓展在中国的业务范围,此乃一举两得。众所周知,西门子在中国的业务主要以移动通信为主,为了抢占中国的3G市场,西门子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目前中国的3G牌照发放时间一拖再拖,未来中国3G市场的前景到底怎样,谁也不能保证。国外有一句谚语:“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作为一个跨国公司,西门子的目光也绝对不会仅仅局限于移动通信,此次的港湾宽带业务的收购正是西门子为下一阶段巩固和开拓中国其他领域的通信市场奠定下了良好的基础。联想起前一段时间,关于“UT斯达康宣布将研发重点从3G转向IPTV”的新闻,这两件事情虽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可以很清楚地告诉我们,3G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抱着3G这一棵大树,那未来的前景将会越来越窄。   港湾网络,很多人听起来并不陌生,这个由曾经的华为副总裁李一男一手创建的公司经过了几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通信制造业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但是,随着这几年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港湾的资金出现了严重的缺口,再加上公司里一些内耗,这一切都将港湾推到了一个火山口上,而且这个火山随时会有爆发的危险,此次西门子收购港湾,不仅可以让港湾一举解决困扰已久的资金流问题,更重要的是西门子强大而正规的管理方式可以帮助港湾理顺公司内部的各种复杂关系,让公司重新步入正轨。西门子的出现,给了港湾一次重生的机会。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西门子并不是港湾未来发展的保险箱,港湾未来的发展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努力。   说起港湾,就不得不谈一谈华为。自从港湾成立的那天开始,由于各种复杂的历史背景,港湾和华为就一直处于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尤其最近几年,随着港湾的不断壮大,华为也越来越感觉到来自港湾的巨大压力,为了竞争,为了争夺市场,华为将港湾以“侵害知识产权”为名告上了法庭,意图通过法律手段来打压港湾。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年来,华为和港湾之间一连串无休止的官司已经让华为深感疲惫,此次西门子收购港湾恰恰打开了华为的一个“心结”,也间接地中止了华为和港湾之间的“明争暗斗”。因此,虽然是西门子和港湾的“联姻”,但对于华为这个“旁观者”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不要为这次西门子和港湾的“婚姻”而大惊小怪,既然这次“联姻”是一个三赢的局面,那为什么我们要反对港湾下嫁西门子呢?
     相关链接
    ·电击治疗网瘾受疗者称遭虐待 卫生部发文叫
    ·网瘾治疗有四大流派 月收费从五千到上万不
    ·传富士康深圳工厂已量产iPhone中国版 代号9
    ·联通年底前引入3G版iPhone
    ·中国版苹果iPhone送测泰尔实验室
    ·英特尔二季度净亏损3.98亿美元
    ·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加速推广 兼容中国标准
    ·基站进楼遭漫天要价:20平米租金40万
    ·中国移动未来3年内将在农村投资700亿
    ·3G牌照发放和3G业务增长带动电信人才需求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