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手机市场份额的内部再分配 |
2009-05-05 |
|
2005-12-31 18:35:00 文/ 出处: 2005年对国产手机市场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堪回首的一年。随着牌照的放宽,这个市场越来越多人闯入,国产手机企业全面亏损,又一个一个地倒下。而在马上到来的2006年,国产手机市场的一曲曲悲剧还会继续上演吗?
新入市者会变少。2005年是实行手机核准制的第一年,在门外被挡了多年的众多企业以及家电企业需要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蜂拥而上,让手机产能迅速膨胀。国家发改委的多次预警也未能奏效。在2006年,这种状况会得到改观。国产手机市场的窘状已经用“血”的教训让众多后来者慎重入市,国家有关部门的预警还在继续,同时手机核准制也不再那么“新鲜”。所以会让不少的想入市者打住脚,加入到手机生产行列的国产企业会变少。
陆续有人退市。中科健、熊猫、易美、南方高科等国产手机品牌已经离我们而去,国产手机市场格局的调整并没有停止,在2006年会继续。国内市场状况并没有得到本质的改观,国产手机市场的产能仍然远远大于市场需求,市场中品牌大量过剩,会继续淘汰大批的二流品牌。就连昔日的国产手机老大波导预计2005年度会在历史上首次出现年度亏损,未来的二流品牌的日子会更不好过,退市者会前仆后继。
强大研发实力的企业加速领跑。未来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兴手机市场,诸如音乐手机等,要想在这些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靠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做后盾。只有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国产手机才能抓住随时可能出现的市场机遇。联想在2005年的发力就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在2006年里联想势必会继续走强,领跑国产手机市场。其余研发能力稍强的企业会紧随其后,形成第一阵营,而那些没有技术基础的企业的日子会更难过,与第一阵营的差距越来越大。
价格战仍然继续,家电渠道商加入手机销售。国产手机市场过剩的产能让价格战越演越烈,2006年市场环境并没有改善,价格战仍然会继续。二流国产手机企业由于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又没有技术含量,价格战是唯一市场利器。而且由于众多家电渠道商的参与,更是火上加油。今年大中电器就曾将一款130万像素拍照加MP3功能的手机以900元的价格不限量供应。以后渠道商定制包销可能会更多更普遍。很有可能会让某些二流国产手机沦为其OEM商。手机走家电渠道,对于不少渠道混乱的手机企业来说是一个尝试,或许也能给够自己的业务增长带来一定的转机。
所以,未来的2006年,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会相对稳定,不会有大起大落,主要是在国产手机企业阵营中内部的再分割。技术加渠道的优势,将是竞争的砝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