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当真要推PC和操作系统? |
2009-05-05 |
|
2006-1-5 12:03:00 文/刘华 出处:天极网 这一消息的传出或许就意味着2006又将是Google奋力攀高、大展身手的一年
据《洛杉矶时报》的消息称,Google打算联手沃尔玛等零售商推出一款可供联网的低价PC产品。该产品最引人关注的焦点在于将采用Google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而非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此举使得该产品售价低廉,最低可能只有两百美元左右。
这真是2006年初媒体送给全球诸多Google fans的一份新年礼物。因为从2005年起,围绕Google操作系统的猜测与期待一直都是Google fans们在论坛、Blog上讨论的热门话题。现在,关于Google的这一消息不仅满足了业界对其操作系统的期盼,更超乎人们的预想,连装有Google操作系统的低价PC产品也会一同推出。
这是真的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Google绝对离不开互联网。不管是推出自主操作系统还是涉足PC产品市场,Google从网络中来,其一切行动的终极目标必定还是要到网络中去;
其次,如今企业涉足PC产品市场的门槛已经很低很低。凭借Google的雄厚实力、技术力量、品牌影响力,涉足PC产品市场各方面的条件也均具备;
再次,从操作系统方面看,尽管微软操作系统多年来一直称霸家庭用户市场,即便不断有挑战者出现也未能打破微软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然而,Google的特长就是打破常规。从几KB的首页到不做图像广告,从免费服务到坚守单一盈利模式,Google拥有很多网络上的第一。而Google的成功和快速壮大又都得益于其技术研发实力、创新能力与人才优势。Google有着独到的商业嗅觉和颠覆传统的杀手级战略思维,Google会用人、能吸引并留住各种人才也一直为业界所称道。
所以,种种因素累加起来分析,Google推出自主操作系统同样是有可能的。至少,从研发人才和技术实力上看,只要Google想,就应该存在成功开发和推出自主操作系统的可能。而更有分析师预计,该操作系统还有可能是一款披着Google外衣的Linux操作系统。若真如此,这种做法对Google来说就更是易如反掌了。
针锋相对,死磕微软?
既然存在开发操作系统和推出PC产品两方面的条件与可能性,那么,我们就把重点转到Google为什么这样做的层面。即,如果此事成真,那么究竟会是什么原因和动力促使Google做出这种决策与行动呢?
在Google、Yahoo以及众多web2.0创业者共同掀起的网络化新热潮下,微软感受到了明显的竞争压力和将至的致命般的冲击。由此,网络化成为微软2005下半年的发展主旋律,应对Google的竞争,已成微软的当务之急。
既然如此,Google作为其强势的竞争对手,若主动将战场拉到微软垄断的操作系统地盘,以Google OS对阵微软 windows。并出于新操作系统上市初期难获厂商扶持的考虑,干脆推出预装自家操作系统的Google PC产品,与微软彻底抗衡、斗争到网下,这从市场竞争的战略上看也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过,如果单纯为了加剧竞争、解决对手,就冲动地推出操作系统、涉足PC产品市场,恐怕还不是Google一贯的行事风格。如果Google开发OS、推PC一事成真,其中必定有出于长远发展的深层次理由和动因。
以硬促软,推广之计?
那么,会不会是出于“以硬促软”的战略考虑,所实施的一场“扫街式”市场推广之计策呢?
尽管,Google的用户群已经极为庞大,但从全球互联网普及情况来看,Google用户数量的增长空间还是极大的。然而,要让没有电脑、不会上网的人群成为Google搜索、Gmail、Gtalk等服务的用户,恐怕仅凭Google的品牌影响和老用户的口碑传播难以快速实现目标。
如今的Google,市值已超过IT行业的老牌公司IBM。那为什么不投入一点人力和财力,做些售价低廉的PC终端来解决人们使用电脑和上网的问题,继而用来推广Google品牌及旗下各种服务与应用呢?
想想诸如柯达为促进胶卷销售而免费赠送相机、吉列赠送刀架的同时却在刀片上赚足了钱的成功案例,Google以低价PC来促进Google搜索等网络服务的发展,同样也不失为一种尽最大可能吸引用户、扩大市场和用户群的扫街式市场推广之计。何况,与PC终端相比,操作系统或许会潜藏Google更多的野心。
而即便对于已有电脑和习惯了微软操作系统的用户来说,让他们因为Google而拥有了采购更低价格PC的机会,因为Google而体验一种网络时代的新操作系统,岂不同样是对Google品牌忠诚和服务应用推广的一种促进?
不管此事是否成真,让我们都把这新年之际传来的消息当作新年礼物收藏起来吧。这至少会给我们的2006年带来一种前进的动力,因为这一消息的传出或许就意味着2006又将是Google奋力攀高、大展身手的一年。我们何不也从现在开始,以Google式的发展速度和创新态度来迎接新的一年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