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价PC Google OS的跳板? |
2009-05-05 |
|
2006-1-6 13:43:00 文/沈浪 出处:搜狐IT 低端用户之“低”并不表明,他们比其他支付能力更强的用户更青睐费用低廉的操作系统
作为PC时代的霸主,曾经呼风唤雨,不可一世,完全实现了比尔·盖茨年少轻狂时的豪言壮语:让Windows运行在每一台计算机上。
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近二十年间,盖茨顺风顺水,几乎没有遇到过真正的竞争对手,堪称独狐求败。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成立仅仅七年的Google一夜之间从微不足道的小作坊一跃成为微软有史以来最为强劲的竞争对手。
最初,Google只是一家专注于搜索引擎的小公司,仅仅致力于提供基于Internet的搜索服务,去年的成功上市使这家公司转瞬之间发生了质变。
2004年8月19日,Google IPO,发行价为85美元,当日挂牌交易后股价立刻以95美元开盘,收于100.34美元,较每股85美元的发行价上涨了18%,随后一路飙升突破300美元大关,上市一年大涨3倍,市值超过800亿美元,超越全球媒体巨人时代华纳,直逼百年老牌可口可乐。
获得了约17亿美元融资与原有的5.5亿美元的资金储备,Google化身成一条庞大的獐鱼,迅速把触角伸向四面八方,开始无所不在。
前年3月,Google的Gmail邮箱还没有正式发布,就迫使微软把Hotmail的容量扩大至250M,
到了2004年10月,当Google发布全新的桌面搜索工具Google Desktop Search时,这一互联网造就的传奇公司开始入侵微软那牢不可破的地盘,而Google Talk则直接对微软拳头产品之一MSN Messenger发动了进攻。
坏消息还在后头。
正当人们热烈期盼微软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时,关于Google即将推出Google OS的流言不断袭来----这可是微软的腹地!
据《洛杉矶时报》1月3日文章称,Google目前正在和美国连锁超市巨头沃尔玛“密谋”,探讨销售所谓的Google PC。
据知情人士透露,为了有效降低产品价格,这款PC将采用Google自行研发的操作系统,而非微软的Windows。
对于Google,我们从来不怀疑,这家野心勃勃的也是有史以来最具创新潜力的公司有朝一日不满足于微软的一统天下,将推出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我们从来不怀疑,Google版的操作系统将会如何激动人心,我们也从来不怀疑,Google OS将会赢得众多Google粉丝的热烈追捧。
但是,当我们获悉Google把自己的操作系统首先用在低价PC上时,我们却不能不悲观地认为,这绝对不是一着妙棋。
从表面上看,通过搭配自己研发的操作系统,Google确实可以做到,使个人计算机的价格超低,提高这些产品对于用户的吸引力,从而迅速带动Google OS走向广大用户。
一直以来,Linux就采用这种策略不断试图向普通用户进行渗透。
遗憾的是,我们看到,除了在商业用户中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外,Linux在普通用户中从来就没有取得可以拿得出手的业绩,更让Linux阵营感到极其尴尬的是,虽然包括惠普、联想在内的重量级PC选手都推出了预装Linux的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然而,当大多数的消费者还没有把新买的机器带出卖场,就已经把正版的Linux操作系统换成了盗版的Windows系列。
低端用户之“低”并不表明,他们比其他支付能力更强的用户更青睐费用低廉的操作系统,只表示他们的购买能力较低,仅此而已。
事实上,相比之下,由于低端用户的技术接受能力远远不如中高端用户,在习惯了Windows系列产品用户界面与应用习惯之后,他们更不愿意轻易更换一个用起来已经得心应手的平台而转移到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上。
与Linux开发商不同,Google显然不会仅仅满足于挤占一点点微软市场份额或单纯出卖几套Google OS产品本身而获得的微薄利润,它的胃口绝对够大,意在通过操作系统控制大多数的用户桌面,从而建立一个庞大的、无所不在的Google帝国。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由此可见,切入点的重要性。随着Google日益深入微软的腹地,这家低调却极具进攻性的公司必须越来越重视竞争的策略,对于自己开发的这个操作系统来说,Google的当务之急在于找到一个好的支点或理想的跳板。
不可否认,从低价PC着手,确实可以帮助Google获得一些切入操作系统市场的经验,不过,这些经验过于微不足道,根本不足以对它的伟大构想产生太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进一步地说,低价PC看上去很美,但是,如果希望把它当作Google OS进军更广阔市场的跳板却是非常可笑的,因为真正能够产生实质性效果的还必须依赖于主流用户的开发,即便在低价PC取得无法想象的成功,也丝毫无助于主流市场的开拓,何况Google OS在低价用户中毫无胜算的希望。
伟大的计划总是与历史性的创举相伴相生。
为了实现自己的宏伟计划,Google必须一改以往的低调与剑走偏锋,像一个真正的英雄那样,拿出如虹的气势,让人们看到值得依赖的王者形象,否则,Google永远都不可能实现自己的一世霸业,因为畏畏缩缩的出手是无法赢得人们的依赖的。
既然微软是一个绕不开的绊脚石,那么,Google就向比尔·盖茨发起更直接的进攻吧。
需要提醒的是,一条道路太崎岖,不是一件好事,它会让人绝望,还没有走过一半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人已萌生退意。
但一个人走得太顺,也不是一件好事,过于一帆风顺,往往不把潜伏的挑战放在心上,往往易于忽视潜在的竞争对手。
IBM是这样,由于它的漫不经心,导致了微软的成功,而自己的操作系统日渐式微;微软是这样,它的轻敌不经意间助长了Google的野心;正在扮演微软终结者的Google也是如此,在其一帆风顺的背后,危机正在悄然积聚,押宝低价PC这种可笑招数的亮出就是一个明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