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国际博览 >
   中图推荐
亲稳发掘汇报
亲稳发掘汇报软件,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搜索
·入编邀请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苏丹和南苏丹签“互不侵犯条约” 成立监督机构
2012-05-07

  在非盟苏丹问题高级别委员会的调解和斡旋之下,苏丹和南苏丹1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签署了一份“互不侵犯条约”。苏丹情报部门负责人阿塔和南苏丹情报局长道斯在非洲联盟(非盟)官员的见证下,在“互不侵犯条约”上签字,从而为上月底双方在石油利益分配问题谈判破裂后而导致的紧张形势降温。非盟委员会主席让·平11日发表声明说,欢迎苏丹和南苏丹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同时对促成此协议达成的各方予以感谢。

  根据这项协议,苏丹和南苏丹承诺,互相尊重对方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并共同致力于发展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关系。为使“互不侵犯条约”得到全面落实,双方还成立了一个混合委员会,作为监督机构,负责条约的监督和执行,并处理今后相关各方提出的要求。

  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2005年苏丹政府和当时的反政府组织“苏丹人民解放运动”签署了《全面和平协议》。根据该协议,双方停止20多年的内战,南苏丹地区实行高度自治,过渡期为5年。在过渡期内,双方的石油利益分配为各50%。根据《全面和平协议》规定,2011年1月9日,南苏丹举行全民公投,结果98.83%的绝对多数支持南方独立。同年7月9日,非洲大陆一个新的国家南苏丹共和国正式诞生。

  然而,根据《全面和平协议》,原本应该在2011年1月9日公投后至7月9日独立前的6个月内,通过谈判解决的石油收入分配、边界划分、阿卜耶伊归属、双方人员国籍、债务分摊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均因分歧严重而未达成一致。这些本来应在南苏丹独立前在一个国家范围之内谈判解决的问题,拖到了南苏丹独立之后,变成了两个独立主权国家之间的问题,谈判因而更为错综复杂。

  去年7月,双方在归属权有争议的阿卜耶伊地区爆发冲突,导致联合国介入,并由埃塞俄比亚以联合国名义派军进驻冲突边界地区。去年11月,在石油收入分配谈判陷入僵局的情况下,苏丹政府以南苏丹独立后一直未向苏丹交付“石油过境费”为由,扣留南苏丹在苏丹港的油船,并从南苏丹通过北方输油管道出口的石油中,扣取相应份额。此举引发了南苏丹的强烈不满,并先后关闭了南方的油井和输油管道,停止通过北方输油管和港口出口石油。这一系列事件对苏丹和南苏丹的经济形势都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影响,同时也造成了第三方合作伙伴的严重损失。

  苏丹和南苏丹代表自今年1月初开始在亚的斯亚贝巴进行谈判,但进展并不理想。1月底,双方的“口水战”进一步升级,南苏丹方面威胁说,如果谈判破裂、边界争端升级,南苏丹准备打一场比内战更大的战争。苏丹总统巴希尔则在电视讲话中指出,目前北南双方的紧张关系更接近于战争、而非和平,不排除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但他同时表示,苏丹不会首先诉诸战争,除非南苏丹把战争强加给苏丹。为缓解双方的敌对情绪和紧张气氛,中国、印度、新加坡、美国和非盟等方面均积极不懈地同苏丹和南苏丹双方进行沟通,希望双方本着互谅互让、互利共赢的原则,尽快解决分歧。

  针对双方此次签署的“互不侵犯条约”,中国驻苏丹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郝宏社表示,这是一个积极的迹象和信号,北南苏丹领导人是睿智的,他们通过这项条约向全世界表明,尽管他们之间存在诸多分歧和问题,但他们将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分歧,而不会诉诸战争。

  南非非洲安全研究所执行所长吉利尔斯认为,北南苏丹就边界争议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因石油收入分配问题而日益紧张的关系。这是北南苏丹签署的第一个试图解决两国争端的协议,有利于两国关系向正常化转变。不过由于两国传统部族和宗教争端由来已久,加之石油收入分配问题的高度敏感,两国未来关系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报喀土穆、约翰内斯堡2月12日电)

 相关链接
·萨科齐首登辩论台 若连任将削减每年新移民人数
·泰坦尼克号失事100周年 亲历者后代将齐聚缅怀
·英阿马岛争端再次升温 阿根廷抵制英国航班货轮
·查韦斯称将再次接受手术 新病灶位置与之前相同
·俄罗斯大选将于周日举行 普京当选或无悬念(图)
·德前总统私宅被检方搜查 带走相关物件协助调查
·俄罗斯亿万富豪参选总统 被指实为作秀暗助普京
·利比亚东南部两部落爆发冲突 已造成逾百人丧生
·德确定72岁高克为新总统人选 默克尔称其为老师
·马尔代夫新总统任命6名部长 望选举前恢复稳定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 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  京ICP备09110630-3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0956号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特色 亲稳舆论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国礼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