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重庆市工业抓住经济回暖的契机,加快结构调整,奋力开拓市场,强化企业管理,使工业经济总体保持了2009年四季度以来的上升态势并呈加快攀升趋势。前两月,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357亿元,增长31.4%,高于全国平均10.7个百分点,增幅排西部前三位,完成工业总产值1106亿元,增长48.6%,高于全国平均11.3个百分点;在生产大幅增长同时,实现产销率97.3%,高于全国平均0.1个百分点。
为化解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以来,重庆市工业加大结构调整和市场开拓力度,09年3月份工业成功“止滑”后,呈逐季上升趋势,2010年1-2月全市工业抓住经济回暖机遇,顽强拼搏,促进了经济运行良好发展。
第一,企业订单增加。一方面规模工业出口合同增加,前两月出口交货值增长66.5%,摩托车及发动机、通机、化工、服装、铝材等主要出口产品增长50%以上。另一方面,国内市场趋稳回升。钢材、铝材、主要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仪表等需求增加,价格稳步回升。
第二,汽车行业高速增长。受政策因素的拉动,全市汽车沿续2009年的高增长,1-2月累计完成汽车40.1万辆,其中市内29万辆,增长139%。长安股份、长安福特、庆铃、渝安、跨越、上海依维柯红岩汽车等增幅在70%—200%之间。累计摩托车增长20%左右,结束了09年以来的下降局面。
第三,新项目达产形成新的增量。2009年部分新完工项目受经济危机影响,未能充分发挥效能,2010年逐步进入达产中,如上汽依维柯红岩公司、庆铃、长安股份、重庆爱立信、重庆格力、重庆海尔、重庆潍柴等重点企业受新项目投产拉动,同比增长120%以上。重钢板材、长寿化工、海装风电成套设备、机床集团等主要企业产量大幅增长。
第四,经济相关指标同步增长。累计全市主网用电74.4亿度,增长26.2%,其中规模工业用电55亿度,增长23.7%,天然气消费量9.2亿立方米,增长13.8%,铁路货运量增长19%,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44%,有力支撑了工业高速发展。
第五,工业效益大幅回升。2010年重庆市工业效益在2009年低基础上出现迅猛上升势头,预计1-2月规模工业利润增长88%左右,据对全市15个工业集团调查,累计实现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450%左右,其中川维、兵工局、西南铝、珞璜电厂等4户大型国有企业由亏转盈。庆铃、重钢、四联、力帆、宗申、博赛、机电、轻纺、能投等大型企业集团利润大幅上升,表明重庆市工业产品附加值有所提高。
目前,重庆市能源供应相对充足,市场需求较旺,企业合同充足,全市工业正抓住这一良好发展势头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