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菜父母10万酬金寻聋女》追踪
近日,都市时报连续报道了“聋哑少年集体失踪”事件。针对失踪聋哑孩子的家长提出“孩子可能被胁迫犯罪”的问题,昨天,昆明市公安局公交分局民警表示,聋哑人被骗到外地实施犯罪,在全国都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由于聋哑人之间境遇相似,方便沟通,很容易被犯罪团伙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比起警察,他们更怕手语老师”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公交分局后院有三间候审室,关押着20多个涉嫌盗窃的嫌疑人。“除了一个是正常人外,其余的都是聋哑人。”在公交车上从事反扒工作的王警官说,民警对抓到聋哑小偷已经习以为常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看到王警官来到候审室,几名聋哑人并不害怕,有的甚至向他招手打招呼。“他们几个已经是我们分局的‘常客’了,和我们都熟了。”王警官无奈地摇摇头,“他们不怕警察,他们知道警察拿他们没办法。但他们怕手语老师,因为手语老师知道他们‘说’什么,可以和他们沟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2002年开始,公交分局民警就发现在公交车上盗窃的聋哑人越来越多,他们大部分来自安徽、山东、浙江和甘肃等地。民警和他们交流起来非常困难,很多人只知道自己的名字和老家,其余的基本情况,例如身份证号码、家庭详细住址等都不知道,民警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他们的情况。“就算是手语老师来了,很多人还是不愿多透露他们的情况。他们只相信自己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们只信任自己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公交分局三大队是一支专门在公交车上反扒的专业队伍,队里的民警除了有一身抓小偷的本事外,不少人还有一个“绝活”——懂简单的手语,很多民警都可以用手语和聋哑嫌疑人进行简单交流。“现在的聋哑嫌疑人越来越多,跟他们长期打交道,不可能经常请手语老师来翻译,所以很多民警都学会了简单的手语。”王警官离开候审室后,几名聋哑人开始比画起来,王警官说他们是在相互交流经验。通过监控录像,王警官边看他们的手势边翻译——“你是在哪里被抓到的?”“我才刚刚动手,就被公安抓了。”“我是被失主抓到,然后被送到这里来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警官介绍,聋哑人一般是2到3人一组,他们既是搭档,也相互监督对方。一旦谁不愿偷或表现出想逃脱的意思,回去就要被打、被罚。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通过QQ或聋哑学校里的同学介绍,以游玩或找工作的名义被骗到外地实施盗窃的。中间人介绍一个聋哑人,可以从犯罪团伙得到400—1000元不等的好处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嫌疑人落网后,民警都要通过公安网对嫌疑人的情况进行核实了解,但很多聋哑嫌疑人在网络上无法查到相关信息,也没有家长和学校报警的记录。但只要是查到有报警记录或身份信息的,公安机关都会将他们移交给当地警方。“很多家长现在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被拐骗。就算报了警,要发现和解救他们也很困难,因为他们只相信他们自己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昆明市盲哑学校的刘老师介绍,聋哑人因为生理缺陷,导致自卑心理严重,当自卑达到一定程度,就变得狭隘、偏颇。聋哑人因为相似的境遇,相互之间逐渐形成默契,并在心理上抑制与正常人的交流。所以,他们容易被犯罪团伙利用,导致聋哑人结伙犯罪增加。 tujian.org
记者 孙文洁 (都市时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昆明打掉聋哑人“小偷公司” tujian.org
昆明警方打掉一聋哑人扒窃团伙 男头目竟享“两女侍一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首次揭秘昆明聋哑人偷盗团伙:完不成任务就体罚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