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30”地震灾害使楚雄彝族自治州遭受创伤。近日,记者到灾区采访,欣喜地看到元谋、永仁两个县重灾区曾经倒塌崩裂的一片片村舍,已经变成了白墙青瓦房,绿树簇拥,道路通畅,“三面光”沟渠延伸进入田间,庄稼长势正旺。我们真切感受到:震后精神更奋发,震后崛起新彝州。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5月3日下午,记者走进永仁县永定镇乍石村委会,清洁的院墙上张贴着各种账目清单。村负责人告诉我们,全村78户受灾群众已经全部搬进了新居,转入了正常的农业生产,今年小春收成比去年还好呢。乍石一组的贫困户李国章带我们去看他家的新房。地震中,李国章家的房屋被震毁,完全是靠党和政府帮助新建起来,震前的3间土坯房变成了现在的3间砖木结构、白墙青瓦房,畜厩也作了加固处理,全家已经搬进去住了两个季节了。彝族农民起学森家屋后的那棵老柿子树开满了花朵,今年的果实比去年多一倍。老起靠政府补助2万元、银行贷款4万元、自筹5万多元,建起了一幢2层6间的砖混结构瓦房,1月初就搬新居了。老起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色,他家的房屋倒了,但他热心地救助别的受灾户,在恢复重建中,这位老党员做到哪里有困难就帮到哪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灾民黎勇家的堂屋门上,乔迁的大红对联在阳光下透出鲜艳的颜色:重建家园历经艰辛,喜迁新居不忘党恩。深切地表达着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激。在永仁地震灾区,老百姓十分感激包户干部的排忧解难:县经济委员会干部王勇负责联系重灾户申德华家,从去年9月中旬开始就督战工地,脸晒糊了,手塌皮了,硬是争取第一批完成了建房任务。王勇腼腆地告诉我们,工作虽然辛苦,但密切了干群关系,一年来受益匪浅。自从震后至今,永仁县的处、科级干部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深入到永定镇、宜就镇、维的乡等灾区,现场解决实际问题,他们能叫得上任何一家农户的名字,讲得出他们的家庭状况。通过他们辛劳奔波,一幢幢砖混、砖木结构的新房拔地而起,在雨季来临前全县所有重建户全部搬入新居,老百姓个个笑逐颜开。 tujian.org
去年8月30日,楚雄州发生6.1级地震灾害,元谋、永仁、武定、大姚、牟定、姚安6县50个乡镇的32.6万人受灾,6人死亡,231人受伤,5.5万多间民房倒损。地震还造成大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损毁,学校、医院、机关等房屋不同程度地毁坏,直接经济损失达21.5亿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灾情发生后,楚雄州委、州政府领导全州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中,明确提出了“2009年春节前基本完成地震灾区民房恢复重建任务,绝大部分灾民搬入新居,6月底雨季来临前全面完成灾区恢复重建”的目标。州县财政通过提前预拨部分补助资金等方式,抢抓时间,力求尽早推进。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规划、分户自建”和“分散自建”3种模式,尊重群众意愿,注重节地、节材和环保。严格实行州级领导挂县包乡、县市领导挂乡包村、乡镇领导挂村包组、县乡干部包户的“四包责任制”。全州共抽调5970名干部,组成工作组深入灾区指导帮助恢复重建工作,在施工力量和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州市县有关部门及时到外地动员引进专业施工队伍,加强灾区农民工匠技术培训。州县提前与企业签订采购协议,并采取行政和市场相结合的手段防止经销商哄抬物价,保证了建筑材料价格不上涨,成本不增加。楚雄州还把恢复重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民族团结示范村 、散杂居民族扶持、财政奖补一事一议试点等建设项目结合起来,集中资金、力量,配套实施好农村公益设施建设,加大灾区产业培植力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元谋县姜驿乡,被地震损毁的民房、学校、医院也已经重建一新,学校里传出朗朗书声,机关秩序井然,农民们借助热区优良的气候资源,努力发展水果、蔬菜和畜禽养殖。水平石村委会小海子村秦开国,不但在春节后如期建好了舒适的新居,重建生产两不误,今年已经在田地里获得了两三万元的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糯拉乍村委会更树村民小组的农民李洪贤对记者说,当大地还在摇晃的时候,各级领导就冒着生命危险,横渡金沙江来到我们村里救灾,之后源源不断的救灾、重建物资分发到我们手里,我们没有理由不百倍努力建设好自己美丽的家园。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在楚雄地震灾区看到,经过干部群众的奋力拼搏,今天的新家园更美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 李毅铭(云南日报)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