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云南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政府大手笔 项目大集中 资金大整合 社会大参与广大农民受益中低
2009-06-17
全省各地蓬勃兴起的中低产田地改造热潮,以创新机制,整合资金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初步形成了政府大手笔、项目大集中、资金大整合、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建设的“大改造”格局,目前正在改造的中低产田地达150多万亩,并呈现出规划起点高、工程投入大、改造进度快、工程质量好和当年建设、当年让农民受益的良好态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云南中低产田地改造的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认为我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将中低产田地改造列为全省20项重点工作之一,省委书记亲自抓典型保落实,在全省掀起的中低产田地改造热潮中,一些地方已见成效的经验做法值得学习。日前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上,副省长孔垂柱代表云南省作大会交流发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面对我省山区面积大、靠天吃饭的局面,省委、省政府不断深化省情认识,把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作为改变贫困面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工程和治本之策抓紧抓实抓好。省委书记白恩培3次主持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多次深入州市调查研究和检查指导工作;省长秦光荣多次对整合项目资金、科学编制中低产田地改造规划等提出明确要求,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和其他省领导也多次深入基层检查指导、提出要求。全省上下形成了中低产田地改造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的良好局面,确保了中低产田地改造工作的高位推动、快速推进。理清思路,科学规划,确保中低产田地改造的质量和标准。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资金、统一选项、统一验收,分项负责、分别实施、分类指导”的思路,摸清了需要改造的2000万亩中低产田地面积、分布及土壤状况,高标准编制了《云南省2000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规划》,为使改造后的中低产田达到“田、水、路、林配套,节水、节劳、节资、高效,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统一标准,各地因地制宜地确定了坡耕型耕地、缺水型耕地、渍涝型耕地3种改造类型,明确了具体建设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各地以县级规划为平台,以项目为纽带,按照“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统筹规划,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各计其功”和同一项目区不交叉安排的原则,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国土、农业、水利、烟草等涉农部门资金形成建设合力,共同推进项目实施,确保财政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拉动效应。突出重点,连片推进。各地在建设中实行区域布局,优先选择有一定水源条件和耕作基础、土地相对集中连片的区域作为重点建设。在项目的实施上,以乡镇为单元,把规划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做到集中连片、分区推进,改造一片、成功一片、巩固一片、辐射一片。不少项目区改造成了集高效、节水、循环和集约农业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以体制机制创新,有效推进中低产田地改造。各地在项目规划时,打破家庭经营承包田块和行政区域界线,跨合作社、跨乡镇连片规划、整体推进、规模改造,实现坡改梯、小改大、零改整、瘦改肥和综合利用水源的目标;投入上,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小型设施采取发动群众、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措施,形成改造合力;实施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通过算经济账、对比账,广泛宣传发动,让农户主动参与,形成了愿意干、主动干的良好氛围,探索创造了许多有效模式。马龙县整合基本烟(农)田、土地开发整理、水土治理项目资金3455万元,集中对2.52万亩中低产田进行改造,铺设引水管网260公里、建设高位水池40个,项目区灌溉保证率由原来的45%提高到100%,还新增耕地5000亩左右,创造了“马龙模式”。勐海县曼杭混村民小组对村民承包土地重新整合,统一规划,集中开发,创造了土地集中流转、规模经营的“勐海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短 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中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年年都在搞。此次中低产田地改造最大的突破在于,中低产田地改造被省委、省政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建设规模和声势,并迅速惠及万千农民。最大的亮点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突破,整合项目、整合资源、整合资金……整合的力量冲破了中低产田地改造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打破家庭经营承包田块界线,跨乡镇、跨区域连片规划、整体推进、规模改造,革除了项目“遍地开花”,小而散形不成规模效应的顽疾;大手笔整合资金,冲破了各自为政,资金“天女散花”,难以形成力量办大事的弊端;高标准、大规模的中低产田地改造,为我们探索土地规模经营的多种实现形式提供了可能,为聚集农业资源发展现代农业搭起了平台,其意义和影响都将是深远的。 tujian.org

当然,我们更要看到的是,10年中低产田地改造目标,去冬今春只是开头起步。我们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抓到底;还需要以体制机制的创新,破解可能遇到的新情况、新难题,更需要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不断改进完善,为我省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 张锐(云南日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点击进入专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点击进入专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就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云南省人大
    ·云南代表团召开全团会议推选白恩培为团长
    · 昆明公选8名县处级领导
    · 百名留学博士开始体验云南之旅
    · 昆明大学生首次创业最高补贴3000元
    ·云南省疾控中心完成禽流感病毒检测工作
    · 云南省公选110名县处级干部
    · 云南省边境民族民生工程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云南省工商局出台措施营造良好市场准入环境
    ·云南省通报省级行政机关实施四项制度推进情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