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新疆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民航总局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新疆民航发展
2009-04-30
10月13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进一步贯彻西部开发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十一五”期间新疆民航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表示,新疆党委、政府将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加大“十一五”期间对新疆民航发展的支持,促进新疆民航的快速发展。中国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在会谈中表示,民航总局将大力加强对新疆民航建设的支持。 王乐泉首先对民航总局一贯给予新疆民航事业的发展及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新疆民航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上世纪九十年代,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进行了机场设施建设改造,按当时的设计能力,乌鲁木齐候机楼的年吞吐量要达到405万人。但原有的设计已远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需要。仅今年的吞吐量预计就可达到500多万人,估计到“十一五”期间,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会超过1000万人的吞吐量。而且新疆运输淡旺季突出,时段突出,所以,明年机场必须要加快建设改造。他希望民航总局大力支持新疆机场建设,进一步完善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服务设施,使航站楼面积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大幅度增加。 王乐泉说,新疆具有发展支线航空的独特条件和优势,新疆的支线航空对新疆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希望民航总局重点支持加快新疆支线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如:续建、新建那拉提、喀纳斯、塔中等机场;迁建库车、石河子机场;改造复航哈密机场、鄯善机场;改扩建喀什、伊宁、阿勒泰、阿克苏、库尔勒等机场,使所有支线机场等级满足B-737系列的机型起降。 王乐泉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交通要道,为进一步繁荣新疆航空运输市场,发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的作用,希望民航总局支持各航空公司开通经乌鲁木齐至中亚、西亚及欧洲航线,支持航空公司开通经乌鲁木齐至疆内各支线机场航班。他说,新疆也将尽快研究加快机场建设和民航发展的优惠政策,将机场建设纳入自治区发展规划,为新疆民航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说,在我们刚举办的新疆50年大庆活动中,所有来宾最深切的体会就是新疆民航的发展。虽说新疆面积大,航线长,但快速发展的民航织就了一张张经纬纵横的“空中丝路网”,缩短了新疆与内地的距离,新疆民航在“十五”期间实现了超常发展,成为新疆历史巨变中的一个亮点,建设成就得到了广泛赞誉,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他希望民航总局继续加大对新疆机场建设及新疆民航的支持力度。 杨元元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民航的发展建设高度重视,上上下下对民航的发展有高度一致的认识。他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西部交通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对西部大开发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今天中国民航总局与新疆共同会商如何加快新疆民航发展,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十一五”新疆民航的规划和发展,进一步贯彻中央提出的西部开发战略,为新疆民航新的大发展,科学、充分地做好准备,为新疆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中国民航总局将制定一些政策,和新疆政府一起为新疆民航的发展而努力。他说,新疆是中国民航机场最多的省区之一,新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及发展民航的地理区位优势。从新疆地理位置来看,新疆民航在民航行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是西部门户枢纽机场。新疆民航发展好了,对中国民航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中国民航在“十一五”期间,将加大对新疆机场建设的投资力度,重点完善乌鲁木齐门户枢纽机场的功能,全力支持新疆机场建设及新疆民航事业的发展。
     相关链接
    ·“中国葡萄之乡”吐鲁番为自产葡萄贴上原产
    ·抗震救灾附捐邮票在新疆发行
    ·新疆文化工作者情系灾区
    ·新疆书画界义拍名家书画43万善款捐灾区
    ·新疆抗震募捐明信片周六乌鲁木齐首发
    ·首届新疆舞蹈节进入倒计时
    ·《张昆元摄影作品选》画册出版
    ·郎朗激情奉献乌鲁木齐市观众
    ·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筹备就绪
    ·新疆环保系统举办第三届青年环保论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