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在雪山脚下搭帐篷,曾从冰窟窿里取水喝,曾在寒风中艰难跋涉……他们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用一腔热血表达着爱国赤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们,就是活跃在萨嘎县边防线上的农牧民联防队。联防队队员中,年龄最大的47岁,最小的只有18岁。无论严寒酷暑,还是白天黑夜,总能看到他们在边境线上巡逻的身影。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最引以为荣的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萨嘎县昌果乡是一个海拔较高的边境乡,气候恶劣,条件艰苦。全乡有农牧民273户、1251人。纯朴善良的当地群众深知,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所以,大家都把加入联防队、维护边境稳定当作一件引以为荣的事情。当地年轻人都争先恐后地加入进来,使联防队员从最初的20名增加到现在的80名。其中,有20名是摩托车巡逻分队队员,他们都是自费买车加入的。尽管联防队队员们的月薪只有200多元,仍然有群众说:“只要能加入联防队,我什么报酬都不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昌果乡一村村党支部书记达瓦说:“在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下,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作为边境村村民,对维护边境的安宁与稳定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达瓦还告诉记者,在奥运会期间,昌果乡辖区内有300多名群众主动参与防控工作,有力地维护了边境的安全稳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党和人民的信任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昌果乡联防队队长石觉说:“我们不为别的,就为了党和人民的信任。党和人民把这样光荣的任务交给了我们,我们决不能辜负。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我们都会尽心尽力地维护边境稳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拉萨“3·14”事件发生后,联防队员们加大巡逻工作量,每次出动都带上帐篷和糌粑,有时候连续工作好几天。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3月,石觉的妻子卧病在床,年幼的孩子也无人照顾,而他仍然主动要求带领联防队员在边境一线巡逻。领导和同事都劝他先照顾好妻子和孩子,他说:“我是联防队长,更应该做好榜样。”石觉的确是个好榜样,在他的带领下,每位联防队员都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不求回报的忘我精神,全身心地投入边境巡逻工作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移动的“铜墙铁壁”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于边境线长,昌果乡边防派出所的日常巡防工作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得知这一情况后,昌果一村党支部书记达瓦主动请缨,组建了摩托车联防分队。经过和村委会商议后,从本不宽裕的村里拿出一万元购买了3辆摩托车,还把自己准备结婚的费用也拿来购买摩托车。在他的带动下,又有6名队员自费购买了巡逻用的摩托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摩托车联防分队组建后,经常深入各村、边境各通外山口开展工作。由于海拔较高,路况又差,骑摩托车非常困难,队员们常常累得气喘吁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20人组成的摩托车联防分队,在边境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摩托车联防分队共开展巡防工作400余次,行程逾13万公里。群众都说:“他们就像移动的‘铜墙铁壁’,保护着我们。有了他们,心里就特别踏实。”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爱国真情令人赞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今,在昌果乡,年轻人都把加入联防队当做一件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争先恐后地加入;他们都是自费买车加入的,为了能加入联防队,就是一分钱不要都行;联防队员不计较个人得失,虽然每月只有200多元的工资,但他们无怨无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巡逻在边防一线,保卫着边防的稳定,构筑起一道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是什么让并不富裕的边境居民这样做呢?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昌果乡一村村党支部书记达瓦告诉我们:“在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下,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作为边境村村民,对维护边境的安宁与稳定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昌果乡联防队队长石觉说:“党和人民把这样光荣的任务交给了我们,这就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决不能辜负。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我们都会尽心尽力地维护。”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两个答案表达了一个中心思想——边境居民这样做,出自于一种真挚的爱国情怀。他们对党和政府深怀感恩之情,这种感恩之情孕育出浓浓的爱国情怀;他们把维护边境的稳定看作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时时体现着爱国情怀;他们把加入联防队当做一件骄傲和自豪的事情,这种骄傲和自豪处处表达着爱国情怀;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巡逻在边防一线,这种执着渗透着爱国情怀。 tujian.org
我区位于祖国的西南边疆,与印度等国接壤,边境线长,因此,维护边境稳定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在我区,已有很多像昌果乡群众一样的边民在用他们积极的行动、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对伟大祖国、对人民群众的热爱之情。有了他们的行动,我们坚信社会主义新西藏一定会建设得更加团结、民主、富强、和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