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0出头的昂仁县卡嘎镇江嘎村村民贡嘎,学习打铁手艺才一年多,就靠打铁炉赚来的钱,在国家实行安居工程政策的扶持下盖起了新房。贡嘎告诉记者:“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历史上,江嘎村就有打制铁器的传统。但在旧西藏,打铁的人是最低等的人,被叫做“黑骨头”,喝酒只能用自己的杯子,不能像别人一样十几个男人用一个杯子畅饮。说起这一切,江嘎村村支书赤列感慨不已:“过去,打铁的人被认为出身不好,而现在江嘎村人认为靠手艺走致富路才光荣。”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位于219国道边上的江嘎村是昂仁县卡嘎镇的一个行政村,与昂仁县城隔湖相望。2000年江嘎新村从1公里外迁到现在的住址,如今8年过去了,新村的生活水平已经超过了老村。江嘎新村村民正在走向富裕,而这里面就有村里铁器制造合作社的一份功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江嘎村铁器制造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3月,现在有10人。”昂仁县副县长普珍告诉记者,“村支书赤列很有想法,最初,县民政部门帮助他们无息贷款2万元启动了这个合作社。现在,这2万元早已还清。”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7年,昂仁县召集先进村党支部书记到日喀则市、白朗县周边参观考察,赤列在那里看到了养牛、种蒜等合作组织,村办实体也搞得红红火火,他就有了办一个铁器制造合作社的想法。从东部县参观考察回来后,赤列就找到了县民政局。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相关部门一次性解决了启动资金8万元。合作社规定,每年出售铁炉利润的20%归村集体所有,用来扩大生产和归还贷款,80%作为工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合作社成立后,由于生产的铁炉炉壁厚、质量好、耐用,受到了高海拔地区牧民的欢迎。“铁炉大的一个卖1300到1400元,最小的一个也要卖200元左右。”赤列告诉记者。目前,江嘎村的铁器已经销往昂仁县北部的牧区,以及岗巴、仲巴等县。最近,光仲巴县就预订了300多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卡嘎镇镇长洛桑说:“原来,这个村子里的人到阿里等地打工,收入不稳定,有时还空手回来。合作社成立后,有技术的师傅带徒弟,现在村里每户人家都有他们的徒弟。全村的3个师傅都是党员。” tujian.org
“加入合作社,就是在家门口打工,不但方便,收入也高得多。”副县长普珍说,“不到一年,加入合作社的人就多了起来。” tujian.org
记者了解到,合作社并不是天天打铁器,一年零散的工作时间加起来大约有一个多月。而这一个多月,铁器合作社的工匠平均纯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江嘎村铁器制造合作社成功了,成为昂仁县把“输血”式扶贫变成“造血”式扶贫的典型。目前,通向阿里和新疆的219国道正在整修。江嘎村村民白天在公路整修工地上打工,晚上有时间就打铁炉,在家门口就有两样工打,江嘎村村民再也不愁致富无门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