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丰收的希望——记昌都春季农业生产 |
2009-04-30 |
|
:常川
藏东4月,春回大地,处处桃红柳绿,阡陌间农忙景象随处可见。随着天气转暖,西藏昌都地区再次进入一年一度春耕春播的高峰时期。
昌都县卡若镇左巴村的春播虽然已经结束半个多月了,但村委会主任多嘎还是不时抽空到村前80多亩的一级种子田里转转。他告诉记者,粮食和土地不仅承载着全村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来源,还是村民增收的好门路。左巴村的种子田示范基地,一亩可以收入700多元。“如今不种粮不但枉费了党的好政策,农民自己的生活也没保障啊,谁要说不种粮食就是傻瓜!”多嘎质朴的语言,道出了农民们的心里话。
粮食生产事关民生大计,近年来,昌都地区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并提出巩固提升粮食安全的发展思路。截至2008年,昌都地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7.5万吨,实现粮食连续15年丰收。持续的粮食丰产,为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为继续保持粮食丰产,昌都地区计划完成粮食产量18万吨,其中青稞产量13.7万吨。
“截至4月中旬,全地区已完成春播面积45万亩,占春播总面积的近七成。”在谈及当前春耕春播进度时,昌都地区农牧局局长吕天明告诉记者,由于海拔及气候差异,昌都地区今年春耕春播从2月下旬陆续开始,一直保持着良好进度,目前气温普遍回升,春播已全面进入高峰阶段,预计将持续到4月底。
为做好今年农业生产,昌都地区早在去年11月便开始了相关农用物资的调运储备工作,较往年提前了1个月,因此在今年春耕春播开始之前,全地区的化肥、农药、种子等农用物资全部到位,不仅为春耕春播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条件,也为今年的粮食丰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农业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群众对化肥、良种等农用物资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今年昌都地区用于农民化肥补贴的金额达到1500多万元,共调运7009吨化肥,但个别县、乡还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农机化进程得到进一步推进,今年昌都地区农机具购置补贴将达到500万元,目前全地区机具选型及购机户的登记、农机具的操作和维修培训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截至2008年底,昌都地区良种推广面积已达到57万亩。“围绕良种覆盖率,今年我们计划再提高一个百分点,力争达到87%。”吕天明向记者介绍道,今年昌都地区将在洛隆、芒康、昌都等五个粮食主产县建设稳定的麦类作物良种繁育基地17590亩,其中一级种子田1200亩,二级种子田16390亩;同时继续推进提高粮油单产行动计划,确保粮食增产,力争5个粮食主产县平均粮食单产水平在2008年的基础上提高3公斤。
除了抓好粮食标准化生产,狠抓良种繁育,提高良种比例,今年昌都地区还将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产、优质、生态农业,推动荞麦等经济作物基地建设,并在气候条件较好的区域发展蔬菜大棚种植,增加群众收入。
当下,昌都地区地、县两级经济特派员工作组已纷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经济指导,围绕春季各项农业生产开展督导检查,确保春季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