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台湾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写好两岸文教交流这篇大文章
2009-07-25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盛夏时节的历史文化名城长沙,迎来了两岸交流的盛会——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胸怀全民族长远发展的国共两党,将携数百位两岸有识之士,在这里擘画两岸文教交流的历史新篇。

  两岸文教交流有着深厚的历史必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海峡两岸的重要精神纽带。所以我们看到,尽管日本殖民者统治台湾长达半个世纪,尽管两岸曾长期隔绝,但都无法改变两岸共有的“文化基因”。

  回顾两岸交流30多年来的历程,正是共同的文化血脉系起了两岸交往的情感纽带,成为两岸民众深入交流的最好切入点。

  “百脉通流炎黄血,未曾相识已相亲。”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台湾意识,与传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不仅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但不能忽略的是,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台湾有少数目光短浅的政客,推行所谓“去中国化”的逆流,妄图阻断两岸同胞间的文化历史血脉。这增添了我们加强两岸文教交流的紧迫感。

  推动两岸文教交流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两岸关系呈现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两岸各领域交流也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一年多来,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不断取得

  新的突破,为两岸关系发展注入了充沛的动力。

  相形之下,略显滞后的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亟需更上一层楼,为两岸和平发展贡献绵绵不绝的原动力。特别是在经历了多年的蹉跎岁月之后,两岸文教交流需要加快解决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如两岸文化交流尚存在一些壁垒和障碍,交流不对等、信息不畅通,规范化、制度化欠缺等;台湾方面尚不承认大陆学历,对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发展构成障碍……

  肩负历史重任的国共两党充分认识到加快构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新格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胡锦涛总书记不久前指出,新形势下,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既有巨大需求和潜力,也显得更为重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也表示,发扬中华文化是两岸的共同责任,双方应该以此为基础,在教育、学术、科技、体育、艺术、青少年等各领域,推进交流整合的深度和广度。

  国共两党也迅速为推动两岸文教交流迈出实质步伐。由两党有关方面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将汇集两岸有识之士的共同智慧,探讨签署两岸文化交流协议等事宜。

  我们衷心期待:在孕育了灿烂湖湘文化的湘江之滨,本次盛会能够进一步明确两岸文教交流未来的努力方向,集中双方的力量、资源和智慧,推动两岸文教交流与合作迈上新的台阶,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记者张勇 王建华 明星)

     相关链接
    ·国民党人事大换血 金溥聪交棒推崇廖了以(图
    ·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卸任 将专心辅助马英九
    ·施明德70寿宴 与两女儿裸身照印上邀请函(组
    ·马英九元旦文告:两岸要为中华民族走出康庄
    ·台湾地产商首次组团“登陆”招商
    ·专家称美国对台政策从“防独”转向“防统”
    ·揭秘台军导弹防御网:防空导弹密度世界第三
    ·两岸水手首次驾帆船沿郑成功赴台路线直航(
    ·首届海峡杯帆船赛展开角逐 自厦门扬帆直航
    ·客家祖地闽西引资忙 "大陆阿里山"入驻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