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台湾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综述:台湾当局公布军队查弊结果引多方质疑
2009-07-25

  中新社北京七月九日电 (记者 曾嘉)台湾防务及法务主管部门八日交出军队查弊成绩单:五十五件买卖官和采购弊案,超过一百四十六名军官被移送“军、司法联合项目小组”调查。然而调查结果甫一出炉,岛内舆论与民意代表即发出质疑声,认为数字多少不能说明问题,重要的是调查的过程和质量,更有“立委”建议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应退回调查报告,重新调查。

  对于台湾军队内部弊案,马英九曾宣示三个月查弊、肃贪。七月八日台湾“行政院”举行“中央廉政委员会议”,台湾防务部门负责人陈肇敏发表公开信,为军中风气败坏致歉。他强调,过去三个月针对媒体披露买官、卖官情资,共查证五千多件,另清查一九九八年迄今将级人事九百一十件、三千多件工程案、一万六千件采购案和两万多件财务案。

  综合《中国时报》、《联合报》等岛内媒体的报道,陈肇敏与台湾“法务部长”王清峰指出,联合调查小组三个月中接手五十五件弊案,包括买官、卖官案共三十四件,采购弊案二十一件。涉案的上将或特任官有一人,中将四十二人,少将七十五人,上校九人,中校十人,少校七人,上尉和士官各一人。所谓“上将或特任官”,一般认为是正由被侦办、被牵扯进“联勤弊案”的“前参谋总长”霍守业。

  对于调查结果,岛内媒体首先提出质疑。有记者直接问陈肇敏:“这是不是意味‘国防部’愿意替过去十年所有上将的操守背书?”陈肇敏简短表示,未来还会持续调查。

  《中国时报》社论则指出,调查报告洋洋洒洒列举的数字,彷佛很用心,但是到底用了什么方法调查?报告中也写得很详细,凡在电视节目上谈及或爆料论及弊案的名嘴们,逐一访查,说法是有人不提供事证、有人不透露消息来源、有人联系根本不回应。试问:调查弊案是名嘴的责任吗?就是名嘴们爆了料不给消息来源,就成了报告中的“查无实据”,这样的“调查”,比记者采访还轻松,查得出弊案才怪。

  陈肇敏在公开信呼吁“所有曾在媒体、或在电视谈话节目中,揭露国军营私舞弊情事的社会贤达,以及国军退伍先进与袍泽,继续提供国军相关证据,使联合项目小组得据以追查不法,揪出不肖之徒,将罪犯绳之以法”。这被外界理解是防务部门“杠上”名嘴与“立委”。

  同样台湾“法务部”的报告也把“媒体、政治人物不断发表言论评述案情”,列为检察官调查案件的“困境”,并且主张研修相关法律,要求媒体制播新闻及评论应符合事实查证及公平原则。此更被外界质疑这是否会影响新闻自由,引发媒体一片挞伐。

  《联合报》评论说,“立委”和退役将领不断爆料,对这一波查贪构成绝大的压力,这些信息是查买卖官最好的起点。但防务部门并没有派严谨的调查团队和他们接触,甚至只以“电访”。一个人挺身为卖官案作证,要承受多大的压力?有关部门不提供完备的“证人保护措施”,谁会甘冒风险?

  “立委”张显耀、邱毅及名嘴张友骅,也一致认为防务部门不厚道,自己肃贪不力,还将交不出成绩单的责任推给别人。邱毅表示,这证明从体制内肃贪是缘木求鱼,他建议马英九退回报告,重新调查。

  但同时也有人认为,有一分证据,办一分案,防务部门没有为了迎合社会氛围,刻意办大案。“立委”林郁方说,马英九限期肃贪,社会就有一股想看“满天星星(指将官)掉满地”的氛围,但军纪涣散已经八年,三个月内完成肃贪非常困难,大家应该再给相关部门一点时间。

  对此,“行政院长”刘兆玄说,肃贪是持续性工作,“今天才只是开始”,不能因为三个月期限到期就结束,后续调查、制度革新都应全力紧盯。他也提醒:防务与法务主管部门所提肃贪防弊制度,都应维持在合理范围内,不要肃贪过了头,让公务员担心图利罪而产生寒蝉效应,不敢积极作为,影响一年四、五千亿的公共建设。(完)

     相关链接
    ·国民党人事大换血 金溥聪交棒推崇廖了以(图
    ·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卸任 将专心辅助马英九
    ·施明德70寿宴 与两女儿裸身照印上邀请函(组
    ·马英九元旦文告:两岸要为中华民族走出康庄
    ·台湾地产商首次组团“登陆”招商
    ·专家称美国对台政策从“防独”转向“防统”
    ·揭秘台军导弹防御网:防空导弹密度世界第三
    ·两岸水手首次驾帆船沿郑成功赴台路线直航(
    ·首届海峡杯帆船赛展开角逐 自厦门扬帆直航
    ·客家祖地闽西引资忙 "大陆阿里山"入驻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