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台湾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参与者讲述台风研究计划:哪里有台风往哪里飞(图)
2009-07-25

  中新网6月19日电 台湾“今日新闻”19日刊发专题报道讲述了台湾一群特殊的研究者,他们参与的“追风计划”, 飞进台风暴风圈收集数据以研究台风。报道详解了他们的研究辛苦的高风险研究历程。

  “追风计划”是由台大大气科学系主任吴俊杰所主持,从2003年到2008年,共完成38趟飞行任务,追过31个台风,而台湾是全世界第二个以有人驾驶飞机观测台风的地区。

  2008年,吴俊杰的追风团队还和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合作,以汉翔的Astra、德国小鹰号、P3反潜机及C130,4架不同型号的飞机,从台风眼到台风外围环流,完整收集4个侵台台风数据,漂亮完成跨境合作研究。

  开飞机的人常识是要避开台风,但“追风计划”反而是哪里有台风就偏要往那里飞,难怪听到这个任务的人第一个反应都是,“你疯了吗?”不过,有一群大气科学家真的就是那么疯狂。

  吴俊杰是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接触相关研究,他第一次坐上飞机研究飓风时才结婚1个星期,丢下新婚妻子跑去墨西哥追风,所以他老是爱和大家开玩笑说,他的蜜月是和飓风共度。

  2001年“纳莉”风灾之后,台湾“国科会”有感于台湾气象研究应该改变,应该加入更新的方法,期能更准确预报台风路径,有实务经验的吴俊杰成为不二人选,而“追风计划”的启动,也让台湾的气象研究跨入新的里程碑。

  负责追风的飞机是汉翔公司的Astra双引擎喷射机,而执行飞行任务的曹教官曹家祥是C130种子教官,还曾参加过人造雨实验,他在计划执行前正好从空军退役来到汉翔,是当然的不二人选。

  飞行任务的执行通常在台风抵达台湾前2、3天,研究者搭乘飞机接近台风,在台风上方,距离地面约13公里(一般民航机飞行高度约11公里),投掷“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投落送”,采取台风周围温度、湿度、气压、风向等数据。向境外购买的“投落送”每个约为新台币4万元,每次观察投掷数量约为15~20个,因此光是“投落送”就要花费60、70万元,再加上飞机的油耗等等花费,一次5、6个小时的研究合计为230万元新台币。

  穿越台风眼是什么感觉?吴俊杰说,就是很颠簸,比一般民航机遇上乱流更强烈且时间更长;其实不穿越台风眼墙,光是要飞越到台风上方就有这样的经验,在这几年研究中,还有一次遇到长达1小时的颠簸。

  “追风计划”虽然是项科学研究,但其研究的出发点还是在于减少台风带来的灾害,由科学家肩担起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责大任,而经由接近台风,投掷“投落送”取得的数据,大约可提高20%的准确率。

  一趟200多万元的台风研究很花钱,但花钱毕竟还是小事,人员承受的风险才是最令人担心的;虽然懂得台风的大气科学家,搭配技术高超且有丰富经验的飞行员,再加上事前战战兢兢的飞机保养与检查工作,这样的完美组合能将意外大幅降低,甚至趋近于零,但再怎么说这还是高风险的研究工作。

     相关链接
    ·国民党人事大换血 金溥聪交棒推崇廖了以(图
    ·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卸任 将专心辅助马英九
    ·施明德70寿宴 与两女儿裸身照印上邀请函(组
    ·马英九元旦文告:两岸要为中华民族走出康庄
    ·台湾地产商首次组团“登陆”招商
    ·专家称美国对台政策从“防独”转向“防统”
    ·揭秘台军导弹防御网:防空导弹密度世界第三
    ·两岸水手首次驾帆船沿郑成功赴台路线直航(
    ·首届海峡杯帆船赛展开角逐 自厦门扬帆直航
    ·客家祖地闽西引资忙 "大陆阿里山"入驻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