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台湾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台“特侦组”传唤珠宝商 扁家欲变卖珠宝套现?
2009-07-25

  陈水扁家日前被追加起诉两起涉嫌收贿罪,6月4日,台北地院传唤陈水扁之妻吴淑珍,就追加起诉的收贿、图利收贿以及违反政治献金法3项罪嫌开庭,吴淑珍当庭仅承认政治献金处理不当,否认收贿。

  涉嫌收贿3亿多

  吴淑珍与陈水扁所涉的“公务机要费案”等四大案,传证人诘问程序已经全部结束,审讯告一段落。

  台“特侦组”上个月又就两起收贿案追加起诉扁家。“特侦组”起诉书指出,陈水扁任职期间,多次向前中信金控董事长辜仲谅提捐款要求,前后与吴淑珍共获得3亿元(新台币,下同)。此外,扁家收受前台北101大楼董事长陈敏薰1000万元,怀疑与陈敏薰要求担任大华证券董事长以及后来当上101董事长有关。

  吴淑珍4日下午在庭上拒不承认收贿。她坚称陈敏薰的1000万和辜仲谅的3亿元都是捐款,所以没有收贿、图利的可能。不过,对于辜仲谅部分的捐款,吴淑珍坦承未依政治献金法申报,这部分她认罪。

  陈幸妤不能幸免

  陈水扁女儿陈幸妤原本是扁家唯一没有卷进案件的人,但“特侦组”6月3日证实,陈幸妤因涉嫌做伪证,也被列为被告。

  “特侦组”发言人陈云南3日表示,陈水扁女婿赵建铭、儿子陈致中及陈幸妤3人,在“高检署”查缉黑金行动中心与“特侦组”侦办“公务机要费案”期间,有多次供词前后不一的状况。

  据台湾媒体报道,陈幸妤去年11月在“特侦组”作证时,回答检察官的问话“非常离谱”。被问及名下有哪些不动产,手里有多少股票时,陈幸妤一概表示不清楚,都是“我妈在处理”。陈幸妤在海外的户头,明明有她亲笔签名,也说自己不知情。此外,陈幸妤举凡报税、洗车、机票、签证费、演唱会、儿子的满月油饭等都拿“公务机要费”报,她也把责任一概推给扁家幕僚。

  台湾媒体报道称,由于查出扁家在美国还有大量资产,陈幸妤又在今年2月及4月两度赴美参加牙医资格考试,流露移民美国的意图,检方担心陈幸妤会成为扁家处理海外资产的活棋,因此对她作出限制出境处分。

  不过,针对陈幸妤已被限制出境的报道,“特侦组”不予证实,称有待检方决定。

  “穷得只剩下钻石”

  6月4日,“特侦组”以证人身份传唤羽馥国际开发公司负责人韩志鸿,了解扁妻吴淑珍是否托售新台币逾亿元的裸钻及珠宝。

  日前有台湾媒体曝出,4月底曾有自称吴淑珍司机兼亲信的人,在1名男艺人的引领下,带了裸钻与珠宝,到“羽馥国际开发公司”请求鉴定价值,希望能托售变现。

  报道指出,这批珠宝共有大大小小数十颗裸钻,粗估这批珠宝的市价总值,应在1亿元以上。

  吴淑珍日前透过陈水扁办公室对报道内容进行反驳,她强调,自己所拥有的珠宝于1月已经全数遭“特侦组”扣押。国民党“立委”吴育升5月30日则爆料说,据他了解,吴淑珍还有不少珠宝没被“特侦组”查扣,单单其中两颗超高档的粉红钻石,价值就超过1亿。

  珠宝商韩志鸿4日下午在“特侦组”被侦讯两个小时。“特侦组”透露,供词与报道内容差距甚大。但韩志鸿有部分事实交代不清,检察官将进一步深入追查。

  由于陈水扁巨额财产被冻结,岛内传闻扁家资金周转困难,除了变卖宝石外,连住所宝莱花园也有意脱手。国民党“立委”邱毅说,如果扁家穷得“只剩下钻石”,一点都不可怜,一般人要羡慕死了。他认为,扁家急于筹钱不是因为周转不灵,而是为了逃亡,因为带钻石出境充满不确定性。(闵 喆)

     相关链接
    ·国民党人事大换血 金溥聪交棒推崇廖了以(图
    ·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卸任 将专心辅助马英九
    ·施明德70寿宴 与两女儿裸身照印上邀请函(组
    ·马英九元旦文告:两岸要为中华民族走出康庄
    ·台湾地产商首次组团“登陆”招商
    ·专家称美国对台政策从“防独”转向“防统”
    ·揭秘台军导弹防御网:防空导弹密度世界第三
    ·两岸水手首次驾帆船沿郑成功赴台路线直航(
    ·首届海峡杯帆船赛展开角逐 自厦门扬帆直航
    ·客家祖地闽西引资忙 "大陆阿里山"入驻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