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台湾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新闻背景:中山陵与奉安南京大典
2009-07-25

  中新社南京六月一日电 题:中山陵与奉安南京大典

  中新社记者 丁梅

  中山陵座落在南京东郊。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随后灵柩暂厝于北京香山碧云寺内。遵照先生生前归葬南京东郊钟山之遗愿,南京国民政府于一九二六年春动工兴建中山陵,至一九二九年主体建成。

  中山陵的设计采取了国际招标形式,最终由中国青年设计师吕彦直中标。陵园平面呈警钟型,寓意为“警钟长鸣,唤醒世人”。陵墓建筑全部覆盖蓝色琉璃瓦,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以宽阔的花岗石台阶连接,紧凑完整,蔚为壮观。陵寝正前方是一座形如折扇的陵前广场,经博爱坊进入墓道,墓道的尽头是气势雄伟的陵门,上刻孙中山题写的“天下为公”四字。碑亭内石碑上正面刻有原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手书的“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祭堂内刻有孙中山手书的《建国大纲》,正中是孙中山坐姿雕像,墓室里陈放着孙中山卧式雕像。

  为迎送孙中山的灵柩到中山陵安葬,当时的国民政府于一九二八年八月,动工兴建了一条大马路,原名迎榇大道,后定名中山大道。

  中山大道,自中山码头进挹江门,经鼓楼、新街口,向东出中山门与陵园大道衔接,全程约十五点二二公里,四十米宽的路幅在民国初年的中国城市中,显得极为气派。

  一九二九年五月二十八日,孙中山先生灵柩由北京运抵南京。三天公祭结束后,于六月一日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

  如今中山陵,已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往来的重要纽带,每年超过六百万人次的中外游客来此或参观、或拜谒,其中敬谒中山陵的有二百五十万人次。

     相关链接
    ·国民党人事大换血 金溥聪交棒推崇廖了以(图
    ·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卸任 将专心辅助马英九
    ·施明德70寿宴 与两女儿裸身照印上邀请函(组
    ·马英九元旦文告:两岸要为中华民族走出康庄
    ·台湾地产商首次组团“登陆”招商
    ·专家称美国对台政策从“防独”转向“防统”
    ·揭秘台军导弹防御网:防空导弹密度世界第三
    ·两岸水手首次驾帆船沿郑成功赴台路线直航(
    ·首届海峡杯帆船赛展开角逐 自厦门扬帆直航
    ·客家祖地闽西引资忙 "大陆阿里山"入驻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