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台湾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台湾舆论积极评价第三次“陈江会谈”成果
2009-07-25

  中新社台北四月二十七日电(记者 邓敏 耿军)两岸第三次“陈江会谈”二十六日在南京举行。岛内舆论对此次会谈的成果予以积极评价。

  台湾二十七日出版的《中国时报》、《联合报》、《苹果日报》、《工商时报》、《经济日报》等主要媒体均以头版头条报道此次会谈;东森、中天、TVBS等电视媒体以滚动新闻方式反复播报, “中央社”、“中央日报”网络版等网站的头条新闻亦均为“陈江会谈”。

  台湾“中央社”在二十六日当天共发出七十余条即时新闻报道第三次“陈江会谈”相关内容,并同时在“中央社”新闻网显著位置予以报道。

  二十七日出版的台湾《联合报》有五个版大幅报道涉及第三次“陈江会谈”的诸项内容,称陈云林宣布大陆将扩大对台采购是“送大礼”。该报发表对德盛安联中国策略基金经理人黄廷伟的专访。黄廷伟认为:“中国所需,财富所趋。用这句话形容中国市场,一点也不为过。中国官方对救市的积极度高人一等。后金融海啸时代,全球财富重分配的情况下,中国可望成为未来十年财富的新入口。”

  台湾《中国时报》不仅以四个版的篇幅充分报道第三次“江陈会谈”的成果及岛内各界反应,还发表了社论《迎接两岸金融合作新纪元》。文章引用台湾“金管会”主委陈冲的话说“绿灯亮了”,社论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坐困愁城,台湾金融业者无不企盼第三次江陈会真正带来生机。“两岸金融市场在隔绝多年之后,透过第三次江陈会,终于可以朝向正常化发展,这是值得高兴的事。”

  《两岸经贸跨大步》—台湾《苹果日报》在报纸头版以这样的通栏标题报道第三次“江陈会谈”,并以要闻版的三个专版和两个财经版详细报道各项会谈成果。在报道三协议一声明的内容时,该报文章多提及“两岸经贸合作跨出一大步”,“陈云林释放利多”,“学者多肯定江陈会成果对台湾经济有正面帮助”,“中国拟扩大对台采购,业者:如同大补丸”,“江陈会 台股添三利多”,“两岸定期航班 航空饭店业乐透”等。该报“苹论”指出:“这些协议早应开始。这次的成果对双方的利益都有正面价值,我们很支持这样的协议”

  台湾《工商时报》在头四个要闻版作出“三次江陈会特别报道”,还刊登“两岸三次江陈会签署协议全文”。该报“政经观察”指出:“以出口贸易支撑经济成长的台湾,每出口一百元,其中就有四十元是卖给大陆和香港这个大客户,台湾已经不能没有大陆,贸易已经把台湾和大陆紧紧绑在一起。”

  台湾《经济日报》则以头三个要闻版详细报道第三次“陈江会谈”的各项内容与业界反应,该报社论指出:实现两岸间的双向投资,这是正确的方向,也早就应该面对。 过去反对开放陆资来台的重要主张之一,正是两岸在政治上的长期敌对意识,把每个来台投资的陆资都当成是存有敌意的并购者。我们要强调的是,中国大陆已非二十年前那个经济封闭的中国大陆;而是已进化到参与、甚至主导全球经济的游戏规则;台湾面对陆资来台的态度,应是认真回过头来想一想。该报还在话题版,刊登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林祖嘉和日本金融专家门仓贵史的言论,分别论述“两岸签ECFA迫在眉睫”和“两岸签ECFA对台有利”。

     相关链接
    ·国民党人事大换血 金溥聪交棒推崇廖了以(图
    ·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卸任 将专心辅助马英九
    ·施明德70寿宴 与两女儿裸身照印上邀请函(组
    ·马英九元旦文告:两岸要为中华民族走出康庄
    ·台湾地产商首次组团“登陆”招商
    ·专家称美国对台政策从“防独”转向“防统”
    ·揭秘台军导弹防御网:防空导弹密度世界第三
    ·两岸水手首次驾帆船沿郑成功赴台路线直航(
    ·首届海峡杯帆船赛展开角逐 自厦门扬帆直航
    ·客家祖地闽西引资忙 "大陆阿里山"入驻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