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台湾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孙中山先生奉安80周年纪念特展开幕侧记
2009-07-25

  中新社台北五月二十一日电 题:“巍巍中山魂—孙中山先生奉安八十周年纪念特展”开幕侧记

  中新社记者 邓敏 耿军

  五月二十一日,孙中山先生奉安八十周年纪念特展在台北的“国父纪念馆”开幕。“北上筹国是”、“尽瘁棲碧云”、“宇内同悼殇”、“安寝紫金山”,四个单元将孙中山先生于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九年期间的事迹完整展出,重现一代伟人于晚年病痛折磨中依旧为国家、民族大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操。

  二十一日上午九点四十五分,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党团要员至孙逸仙纪念馆,向孙中山先生的铜像献花、三鞠躬。

  此前,孙中山铜像的两旁已经摆放着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敬献的“永怀国父”之花篮。九点五十五分,马英九也来到孙逸仙纪念馆,同样向孙中山先生的铜像献花、三鞠躬。

  随后,在中国国民党党史馆馆长邵铭煌等人的陪同下,马英九详细参观了纪念特展的内容,他多次于数个展柜前俯身查看,并不时向邵铭煌馆长询问孙中山先生的史迹。

  在接下来的开幕致辞中,马英九站在“天下为公”的字幕前,重点讲述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中与台湾的密切关系,希望台湾年轻人能够铭记。在提到去年吴伯雄赴南京恭谒中山陵时,马英九神情严肃、语带哽咽,还掏出手帕擦拭。

  去年十一月十二日孙中山诞辰日时,马英九特别将被移走的孙中山像重新迎回他的办公室,每天早晨他都会向孙中山像行礼。

  二十五日,吴伯雄将再次率团赴大陆恭谒南京中山陵,马英九不仅祝他旅途愉快,还请吴伯雄再次向孙中山先生的在天之灵表达他的追怀和感念。

  吴伯雄也在致辞中多次提到,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动机之一与台湾割让有关,台湾同胞在革命过程中也给予了他很多支持,这段历史不能磨灭。

  中国国民党党史馆馆长邵铭煌告诉中新社记者,今年六月一日是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中山陵八十周年。为缅怀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勋业,中国国民党与台北“国父纪念馆”共同主办这次特展,共展出照片一百六十件,文件六十件,还有一部特别拍摄的十五分钟的纪念片,有很多重要的历史文献都是首次展出。

  展览中,记者看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赠的中山舰模型,《台湾民报》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后的悼念专文,有莫斯科孙文大学副校长米夫的来函,也有北京大学台湾学生会挽联:“三百万台湾刚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领导?四十年祖国未竟事业,舍我辈其谁分担!”

  在展厅中央的一个展柜中,记者不仅看到了孙中山先生的“国事遗嘱”,也看到了“家事遗嘱”,其中写到“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

  邵铭煌指着这段“家事遗嘱”对记者说,当年孙中山先生为革命筹集了大量捐款,但他从日本回来后还是自己租房子住。后来是华侨们实在看不下去了,才集资为他买了一处房产,这也是孙先生唯一的房产。

  邵铭煌告诉记者,因为孙逸仙纪念馆已有详尽的孙中山史绩,所以此次特展着重展出的是从一九二四年北上商议国是到一九二九年奉安紫金山的那段历史。“一九二四年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开始国共合作,建立黄埔军校,重新阐述三民主义,奠定北伐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时期。”

  透过一幅幅珍贵的照片、文件和影像,孙中山先生晚年继续奋斗,矢志于救中国、建立新中国之目标的伟大形象宛如历历在目。邵铭煌感慨地说,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是孙中山先生未竟的遗志,这也是当年国共合作的一致目标。“这是用和平方式解决国内问题的历史启示。两岸现在正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也是此次展览的重要纪念意义。”

     相关链接
    ·国民党人事大换血 金溥聪交棒推崇廖了以(图
    ·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卸任 将专心辅助马英九
    ·施明德70寿宴 与两女儿裸身照印上邀请函(组
    ·马英九元旦文告:两岸要为中华民族走出康庄
    ·台湾地产商首次组团“登陆”招商
    ·专家称美国对台政策从“防独”转向“防统”
    ·揭秘台军导弹防御网:防空导弹密度世界第三
    ·两岸水手首次驾帆船沿郑成功赴台路线直航(
    ·首届海峡杯帆船赛展开角逐 自厦门扬帆直航
    ·客家祖地闽西引资忙 "大陆阿里山"入驻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