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台北五月十五日电 题:两岸企业合作空间广阔 台湾配套措施要尽快出台——访中国中钢集团公司总裁黄天文
中新社记者 耿军 邓敏
“深感两岸企业合作空间广阔 ,希望台湾相关配套措施尽快出台”,中国中钢集团公司总裁黄天文在结束为期十天的台湾之行时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三次“陈江会谈”上,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即表示,大陆方面将积极支持大陆企业赴台投资,鼓励有条件的大陆企业赴台考察,了解投资环境,寻找投资机会。
今年四月二十九日,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李维一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五月初,中钢集团将组织参访团到台湾进行考察,寻找合作商机,大陆经济主管部门的人员也将随团前往。
五月六日,中国中钢集团公司黄天文总裁一行抵达台湾,随行的有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王晓齐,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王军川。由于这是“陈江会谈”后第一个“有条件的大陆企业”赴台考察,因此引起台湾经济界与台湾媒体的高度关注。
黄天文在下榻的香格里拉台北远东国际大饭店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
“您此行的深刻感触是什么?”记者问。
“我和我所接触到的台湾企业家,都感觉到两岸实现大三通的好处。”黄天文说:“我早晨从北京出发,下午就在台湾参加活动,时间、金钱、精力都节省。此外,台湾企业愿与陆企加强合作的意愿非常强烈。”
“您找到合作商机了吗?”记者又问。
“不虚此行。通过考察,我真切地感受到两岸企业合作空间非常广阔。”黄天文说:“义联、台湾中钢都是老朋友,我们有多年的合作。此次参观义联办的大学发现有些课程设置得很好,今后我们是否可以派出几十位中层干部,委托义联培训几十天或数月,我们承担全部费用。陆企送员工到台湾培训应该松绑。今后业务发展需要,我们是否可以在台北或高雄合资盖商务楼。大陆一些钢铁企业已经开始将某些产业转移到国外,我们和台湾企业是否可以连手到第三地做些事情。台湾钢铁企业的原料全部靠外来,国际市场价格一有风吹草动,企业就受很大影响。我们是否可以合作开拓海外资源,两岸共享,形成稳定的供货渠道。”
黄天文说:“此次我第一回到台泥、台塑考察,发现我们有许多商机。无论看望老朋友,还是结交新朋友,我们都大有收获。我们与许多台湾企业是互利、合作关系,这种有关联性、互补性,又不是竞争对手的关系,合作前景会很好。”
问及此次考察后,对两岸企业合作、陆企登岛有何建言,黄天文坦率地说:“希望台湾尽快出台配套措施。”
黄天文举例说:“首先要尽快解决人员往来的限制问题。人员往来不便利,商务怎么能活跃。互设机构及企业注册、资本金等问题的审批要顺畅。关税、企业的税收、人员的保险等问题需要智慧定出方案。还有法律制度的相关问题,经济交往增多,难免发生经济纠纷,解决的方式和途径是什么。这些配套措施出台越快,陆企登岛的积极性就越高。”
台湾媒体对中国中钢在台北开设办事处对于极大关注。黄天文在采访结束时告诉记者:“准确地说,我们是通过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在台北设立的经营实体,是向经营方向发展的,是中国中钢在台湾的一个窗口。今后,我们集团的几十家企业在台湾的业务,全部要经过台北公司,以保障中国中钢集团与台湾的业务发展,有章有序。”(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