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台湾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台"中研院"发表重大成果 称厘清臭氧层破坏原因
2009-07-25

  中新网5月8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台湾“中央研究院”今天发表重要成果,以精密分子束技术测量过氧化氯分子在阳光波长下的分解速率,证实氟氯碳化合物为臭氧层破坏主因,一举平息国际学术重大争议,登上“科学”期刊。

  “中研院”上午召开学术成果记者会,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与交通大学应用化学系合聘副研究员林志民率领的研究团队发表有关臭氧层破坏的突破性论文。

  林志民表示,人类使用冷媒等物质所排放的氟氯碳化合物进入大气后,会分解产生氯原子,氯原子会快速地摧毁臭氧,而形成氧气及氧化氯;在臭氧层中,两个氧化氯易结合形成过氧化氯。

  林志民表示,过氧化氯分子会吸收阳光而分解,并再次产生氯原子;如此,只要有足够阳光,少量的氯原子就能破坏千百倍以上的臭氧分子。在这过程中,过氧化氯分子的吸收截面积是关键,愈大的吸收截面积,代表光愈容易被吸收,氯原子产生的速率也愈快,结果会破坏愈多的臭氧。

  林志民表示,2007年美国喷射推进实验室波普博士等人所发表的过氧化氯分子吸收截面积,比先前学界接受的值小了近10倍,引起学术界的震撼。

  林志民表示,实验室利用质谱侦测器量测分子束中过氧化氯分子的数量。论文数据显示,过氧化氯分子吸收截面积不仅远大于2007年波普等人的结果,而且比学界在2006年的评估认定值大。如果将数据带入现有的大气化学模型中,就可妥善解释臭氧洞的形成及大气中各相关物质如氧化氯与过氧化氯实测的浓度。

  “中研院”表示,论文再次证实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氟氯碳化合物为臭氧层破坏的主因,而且过氧化氯分子破坏臭氧的效率较以往认知的更快。

     相关链接
    ·国民党人事大换血 金溥聪交棒推崇廖了以(图
    ·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卸任 将专心辅助马英九
    ·施明德70寿宴 与两女儿裸身照印上邀请函(组
    ·马英九元旦文告:两岸要为中华民族走出康庄
    ·台湾地产商首次组团“登陆”招商
    ·专家称美国对台政策从“防独”转向“防统”
    ·揭秘台军导弹防御网:防空导弹密度世界第三
    ·两岸水手首次驾帆船沿郑成功赴台路线直航(
    ·首届海峡杯帆船赛展开角逐 自厦门扬帆直航
    ·客家祖地闽西引资忙 "大陆阿里山"入驻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