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四川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老站台还有很多人在等待

新站点乘客上下车

  设施完好的老站台弃而不用,暂时启用的新站台又无处候车;

  不清楚变化的市民总在老站台等候,拥挤的候车人流又将新站点惟一可以容身的绿化带踩得稀烂;

  新老站台相隔30米,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上人来人往,不是等车,就是追车……

  十多天来在高笋塘十字路口频繁上演这一幕,给乘客带来不便,也给安全带来隐患。乘客想不通:好好的公交站台为什么弃而不用?新站点到底会不会建候车站台?一位大爷更困惑:近段时间公交站台和线路变动十分频繁,拿着09年最新版的公交线路图,但好多线路都找不到了……

  乘客:公交线路变得太过频繁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车流拥挤的高笋塘十字路口,川陕路右拐往荷花池方向,36、83、69、9路等多路公交车的必经之地,乘坐者众多。由于临近路口的老站台从6月19日弃用至今并未拆除,虽然关于站台迁移的公告就贴在路线牌上,但很多没太注意的乘客仍然习惯性在此等待。市民张先生每天骑车都要从这里经过,“等车的人跟着车跑,很容易和前后的车辆发生擦挂,我都替他们害怕。”4日下午,记者到高笋塘旧站台现场体验,正遇到站台后面的非机动车道发生一起擦挂纠纷,接着又看到两个三四岁的小姑娘被大人拉着,追着一辆36路车,看来又是不知道旧站台废弃所致。

  和设施完好的老站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30米开外孤立在绿化带里的一块新站牌,迁移到此处的公交车线路就有36、83、69、9路等。

  当时小雨绵绵,一二十名乘客站在绿化带里或紧贴绿化带的车道上等车,由于没有站台,无处躲雨,绿化带已被踩出两条光秃秃的通道。因为淋着雨,一位阿姨使劲抱怨。一位大爷掏出一份崭新的09版公交线路图无奈地说,“看嘛,这图经常找不到我要坐的公交车,公交线路变得太过频繁了……”

  公交集团:为疏堵不少线路都在变

  作为站台迁移的执行人,成都市公交集团站务设施方面的相关负责人范远东说,公交公司只是一个执行者,具体交通线路的变化是由交管局决定的。最近线路站点变化确实很多,去年主要是地铁的原因,工单算下来,平均一天要改一条多线路。近期站点变化很多,估计交管局如此安排也是为了路口疏堵。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成都公交集团营调处的熊工程师解释称,高笋塘路口长期拥堵,交管局目前正在二环路着手开辟公交车专用道,对公交车的要求更加严格,必须依次进出站,不允许超车。这样,在线路较多的站台,长12米的公交车一旦多停几台,就会形成“排火车”造堵。为了缓解路口压力,交管局要求公交公司将原站台向外前移30米。由于需要观测迁移后的疏堵效果,该新站点尚在试用期,所以还没正式建站台。

  熊工称乘客无处候车只有踩在绿化道上等问题确实存在,他们将向交管局反映。由于交管局目前正在对二环路进行整体勘察,可能还有一些线路要调整,部分条件成熟的站台还要进行“港湾式”改造,届时将争取把高笋塘站的问题一并处理。

  公交公司营调处王处长表示,整体来看,近来成都市公交线路的变化的确较以往更为频繁。这主要和近期我市大面积开辟公交车专用道、加大站台港湾式改造等有关,这些都需要公交公司调整线路来配合。

  你对公交改线、站点设计有何建议拨86613333-1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高笋塘的状况并非个案。据市民张先生说,他熟悉的83路公交车沿线,像这样旧改新的站台还有好几处,公交线路在早期设计中为什么不提前考虑到相对长期的稳定性?常走玉双路的向先生则称,“玉双路也有一个站台像高笋塘旧站台一样弃用,但又没拆,经常有人在那里傻等,浪费时间。为什么不可以在改换线路前建好新站台并及时拆掉旧站台呢?”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城市公共交通就是我们大家的“腿”,我们应该来关心它。最近是否还有什么站点和线路变化对你的生活造成了麻烦,你对该线路和站点的调整有何建设性意见……本报今日开通热线86613333-1,请你为公交改线建言献策。

  成都商报记者曾茜摄影报道
站台等车车不来:不是我不明白 这线路变化快(组图)
2009-07-25
     相关链接
    ·四川省级非遗项目增至333项
    ·北川万人细雨中祭奠遇难亲人(图)
    ·汶川地震周年祭5月10日起北川老县城解禁3天
    ·6月1日起 四川城市违规排污最高罚款10万元
    ·成都律师再提质疑 机场高速路没按公里收费
    ·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欲耗资23亿元引争议
    ·重庆上万学生弃高考“读书无用论”蔓延农村
    ·四川部分县市仍有浮沉天气 27日晚将降温降
    ·每天绣5小时“爱笑天使”要秀《舞姿》
    ·汇聚青春力量 推进“两个加快”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