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平静的2008年 四川民营企业不平凡 |
2009-04-30 |
|
(川报集团记者 张镜)2008年是四川民营企业勇于担当和甘于奉献的一年,他们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他们不仅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物质财富创造者,也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精神财富创造者!”在仔细翻看了2008四川十大财经风云人物20强名单后,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评委会成员谢光大激动地说,“这次评选抓住了牛鼻子,大大地提振了民营企业家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使他们更具光荣感和使命感,同时也充分肯定了2008年四川民营企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地震中,四川民营企业家表现了川商大爱,在抗震救灾中创造了众多第一:在地震发生后第一个大笔捐款达6000多万元;第一批将价值1000多万元的物资分别运送重灾区;第一个派出1200多名由企业家和员工组成的志愿者突击队,分别到军用机场和民用机场卸运灾区空投物资……“我们四川的民营企业家一共捐款捐物9.7亿元,将近全国民企捐款总额的1/6。”谢光大说。
前20强中,乔天明在自身企业受到重创的情况下,腾出医院救治伤员,支起大锅救助群众;黄玉蛟不但自己捐钱,还在工业园区设立募捐箱,广泛动员园区企业捐款捐物;通威集团一直热心公益慈善,赈灾也走到前列。
2008年四川民营经济增加值6516.7亿元,占GDP52.1%,占四川经济的半壁河山。“2006年,民营经济占全省GDP的46.9%,2007年达50.2%,2008年虽然遭遇了地震和金融危机,民营经济继续壮大。”谢光大认为这是很不容易的事。
最新数据表明,在劳动就业方面,四川的民营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吸收了50%以上的新增就业人员以及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