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专家离去 满墙书香留传奇 |
2009-04-30 |
|
曾参加广汉三星堆早期考古调查的著名考古学家王家祐前日去世,享年83岁
王家祐的家里到处是书,堆成了“墙”、桌子和过道。在家人和朋友的眼中,他是个书迷,不少朋友因书结缘,连朋友往来都是送书。前日中午12时20分,他的人生之书合上了最后一页,享年83岁。
身为著名考古学家、道教文化研究专家、四川省博物馆资深研究员,王家祐曾参加广汉三星堆早期的考古调查,成都羊子山历代墓群和土台的考古和发掘工作……他的故事和传奇让人感念不已。
参与三星堆早期考古
昨晚,在王老的灵堂前,众多的学生、亲朋都前来祭奠王老。送来的花圈层层叠叠。花圈的挽联上,写着省政府办公厅、省文化厅、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参事室、中国道教协会、省考古研究院、省宗教事务局、省文物局等单位和协会的名字。
王老生于1926年的成都,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22岁从四川大学文学院史学系毕业,之后曾担任成都的中学历史教员,云游杭州、南京等地。1951年到1955年,他在西南博物院从事文物考古研究工作,曾参加重庆地区解放后第一次战国墓葬考古发掘工作。
但是他最为人们乐道的,还是参与三星堆早期的考古调查工作和成都羊子山历代墓群和土台的发掘工作。王老的邻居,86岁的李复华老人,曾担任省博物馆考古队副队长,他讲述了和王家祐一起参与羊子山考古的故事。他说,羊子山历代墓葬和土台,是一家砖厂在挖土时偶然发现的,随即展开了考古工作。当时的考古工作很艰辛,他们都必须自己带着行李。但印象中,王是个认真负责的人。那次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就是土台。而三星堆的早期考古,他也曾参与,之后还参加了四川省文物志的编辑。
成都市道教协会副会长胡文全说,老人去世后,中国道教协会专门发来唁电,老人作为一名道教文化研究专家,海内外都很知名,著有多篇著作《西王母昆仑山与西域考古》《道教论稿》等。他还曾被选为四川省人大代表、中国道教协会理事等。他的去世,是一大损失。
生活中他是个老顽童
李复华、胡文全、王家祐的孙女曾小姐都说,王老是个老顽童,说话幽默诙谐,虽然极其喜欢书,但绝不是读死书的书呆子。即使是在病床上,他也用幽默诙谐的话语面对生命和生死。
作为一名考古专家,他的记忆力非常好。孙女曾小姐读大学时,王老的年纪也很大了,和孙女比赛背东西,孙女都比他背得慢。而李复华老人则记得,有一次开会时,大家都忘了某个事件的具体年代,只有王家祐说了出来,一翻书对照,非常准确。他还曾听王家祐说过,自己背得老子的《道德经》。
王老极其喜欢读书,昨晚记者在他家中看到,从进门处开始,这个家到处都是码得整整齐齐的书,过道、墙壁、书桌上到处都是书。孙女曾小姐说,搬家时,王老的书拉了几车。王老博学多识,知识面很广,家里的书各个方面的都有。不少书贩也和他成为朋友,朋友间往来,也喜欢以书相赠。而且他喜欢交朋友,朋友很多,上到80多岁,下到10多岁,有段时间家里每天往来不息,影响了王老的研究,以至不得不规定,每周五的下午是会客时间。
因为考古工作的需要,他经常在外,家中的几个子女,多靠妻子照顾。但他并非不爱家人,在孙女印象中,每年的大年三十,一家人团聚的时候,总是大人坐一桌,孩子们坐一桌,王老总要用录音机录下家人的对话。没有人知道,在出外考古的日子,他会不会带上这份对家人的想念,和着美酒,一解乡愁……
王老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4月12日(明日)早上9点在东郊殡仪馆举行。
成都商报记者 刘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