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位烈士遗骨集体安葬成都战役蒲江主战场烈士陵园 |
2009-04-30 |
|
散在蒲江各地的61位烈士遗骨集体安葬成都战役蒲江主战场烈士陵园
以一场战役命名的“成都战役蒲江主战场烈士陵园”,将于清明节正式开园。前日,散在蒲江各地的61位烈士的遗骨,被集中转移到新陵园安葬。
老陵园
墓穴中拾起一张姑娘照片
●时间:前日早晨8时
●地点:西来镇、复兴乡、寿安镇、鹤山镇等地
●待迁烈士:61位
前日清晨6时过,50多名工人分4组前往西来镇、复兴乡等地的老烈士陵园,为61位烈士迁遗骨。早上8时,一阵鞭炮声后,四地的烈士遗骨转移工作同时开始了。
“大多数墓穴都很深,起码要挖一人多深才能见到棺木。”参与挖掘烈士遗骨的工人几乎都是当地村民,他们告诉记者,如果是旁人,即使给钱他们也不干,但这次不同,“没得他们曾经洒热血,哪有我们现在的平安生活”。
上午11时许,西来场烈士陵园。一阵鞭炮声后,蒲江当地农民轻启墓盖,将散落在墓穴内的遗骨小心翼翼地拾进红布中。突然,有人瞥见墓穴中有一个圆圆的发光镜片,拾起打开一看,两片小圆玻璃中间,一位美丽姑娘的脸庞隐约展现……大家猜测,这或许是一位年轻战士离乡背井时,身上揣着的心上人的照片。蒲江县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拿走了这张照片。他们说,或许,通过这张照片还能再核实一位无名英雄的身份。
新陵园
61位烈士有了新“家”
●时间:前日中午1时—1时30分
●地点:西来古镇边的五面山上
●迁入烈士:61位
新陵园位于西来古镇边的五面山上,占地30多亩,山脚有平整的水泥路、清冽的溪流,风景如画。放眼望去,不远处正是古朴的西来古镇。
前日中午1时至1时30分,新陵园工程负责人苏水清选定的烈士安葬时间。中午12时30分,复兴乡的19位烈士遗骨先行抵达。在一阵鞭炮声中,站在记者旁的苏水清忍不住感慨:“烈士们终于回家了……”中午1时过,61位烈士的遗骨全部被运至新陵园墓园区。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将红布包裹的遗骨一一放进了窄口坛子里。随后,遗骨被放入了更为宽敞的墓穴内,工人们重新盖上墓碑。
据了解,在新建成的烈士陵园内,每一座墓碑中心都有一颗鲜红的五星,其余空间书写英雄的编号及姓名等信息。而无名英雄的墓碑则把这些位置空出来,以备以后查出英雄出处后再填上。
▲老兵纪念战友
调查为5“无名”英雄正名
住在成都的80岁老人荆浩,是成都战役幸存的老兵,被蒲江方面聘为新陵园的顾问。从3月中旬开始,老人就为了核实无名英雄的名字而忙碌着。经过其半个多月的努力,记者昨日获悉,有5位英雄已被查出了生前姓名。他们分别是:
傅荀栓(46师警卫连副排长,在西来场战斗中牺牲)
李青山(136团4连副连长,在西来场战斗中牺牲)
赵喜文(136团4连1排排长,在西来场战斗中牺牲)
张士英(136团4连2排排长,在西来场战斗中牺牲)
赵全忠(136团5连二班班长,在军田坝战斗中牺牲)
扫墓“王成”来蓉看战友
记者昨日意外获知,电影《英雄儿女》中扮演王成的刘世龙老人,也曾参加过成都战役。如今已80多岁高龄的他,预计今日抵达成都,与身在成都的一批成都战役健在老兵一起,前往新陵园扫墓。
▲蒲江烈士陵园内烈士人数
●已移入新陵园的烈士有61名,有名字或名分的12人,分别是:赵晓万、张广庆、黄海群、陈春生、刘宗明、唐小山、牛在清、王宪聚、师长齐丁根的警卫员(无名字)、军参谋长杨俊生的警卫员(无名字)、顾义、叶大志。
●城北烈士陵园(园内安葬的40余位烈士暂不迁入新陵园),其中有名字的共计12人,分别是:姬长安、刘在清、梁生、任思贵、王志成、崔林科、赵根娃、侯四虎、刘忠敏、李三、徐尚开、王作山。
▲历史资料
成都战役:是我军在战略追击阶段进军西南时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歼灭战战役。战役从1949年12月8日起至29日止,在蒲江、邛崃等地歼灭了企图突围的国民党残余力量。成都战役的结束,宣告成都解放、四川解放。
记者向勤实习生蒲囝摄影李祥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