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四川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临行前,我省为代表们举行了欢送会。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委托,省委副书记李崇禧到会为代表送行。   李崇禧首先代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向各位代表致以亲切问候,并介绍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充分肯定了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对各位代表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是在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团结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寄语各位代表,一要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履行职责,在审议报告中要围绕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建言献策,使大会提出的大政方针、目标任务更加符合实际;二要围绕服务大局,提高议案质量,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加快灾后恢复重建、“7 2”铁路项目、千亿交通工程、实施“7 3”产业规划、农村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八项民生工程、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等重大部署提出议案;三要执行大会规定,认真开好会议,服从大会安排,严格执行各项规定,认真参加各项活动。他希望,各位代表要利用好全国两会这个平台,表达四川人民对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无私支援的感激之情,把四川人民推进“两个加快”、服务全国经济发展大局的信心和决心传递出去,把一个开放的四川、机遇的四川、日新月异的四川展现出来,要主动宣传介绍我省灾区恢复重建和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的重大进展、发展举措,广泛听取建议意见,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为推进我省“两个加快”作出贡献。   省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长陈光志主持欢送会。   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东升,省政协副主席晏永和出席欢送会并为代表送行。   本报北京3月2日电(川报集团特派记者胡敏)四川—北京,今天16:00,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四川代表团乘坐专机抵达首都机场。   专机在万米高空飞行,肩负家乡父老的重托,四川代表畅谈此行的责任。来自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青川县的左万军代表最牵挂的是家乡的恢复重建。他说,地震发生9个多月来,青川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持,希望借助全国两会这一平台,表达25万青川人民对全国人民的感谢之情,也希望国家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帮助青川基础设施、产业经济恢复,实现真正的“重生”。   身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领头人”的李晓华代表此次带来3份建议,件件事关“三农”。“去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新时期农村改革的方向。我期待这次会议出台更多好政策、好措施。”   春天的北京,新芽吐绿、万物复苏。刚刚走下舷梯,来自地震灾区的四川代表们就被早已守候于此的各路媒体团团围住。“四川灾后恢复重建进展如何”、“金融危机会不会影响重建工作”……面对媒体的关注,来自绵竹的乔天明代表沉着应答,“我们挺过了8级特大地震,我们也有信心走过危机,实现更大的发展。”   夜色降临,四川代表团驻地灯火通明。来不及休息的代表们或埋头整理议案、建议,或三两相聚互叙期待。想得最多、说得最多的,是如何推进“两个加快”,是如何止滑提速、加快发展……盛会即将启幕,一件件议案、一条条建议、一个个期盼,正在北京的这个夜晚酝酿。
四川代表团抵京
2009-04-30
  (记者 许小念)“依法行使权力,共商国是民生。”肩负8800万四川人民的重托,100多名在川全国人大代表昨(2)日中午登上飞机,赴京出席即将开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相关链接
    ·《寻找中国特色》专访著名书画艺术家马天行
    ·彻底关大桥断桥事件遇难者增至6名
    ·不明生被初步认定是野猫 也不排除是云豹
    ·四川181个县开查外来入侵生物 估计有数十种
    ·压力大睡不着 医生违规给自己注射麻醉剂
    ·高考录取今开始 8部电话查结果
    ·达成复线今日凌晨全线通车
    ·醉酒踢破妻子脾脏 警方追究丈夫法律责任
    ·26辆奔赴成都豪车主称未超速 被举报是树大
    ·自贡荣县一36岁高龄产妇产下罕见三胞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