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我省工业撑起国民经济半壁江山 |
2009-04-30 |
|
改革开放促进我省工业持续快速发展。
2007年,我省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544.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
1978年增长25.9倍,翻了4.7番,年均增长12%,拉动GDP增长7.4个百
分点,工业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达70.9%,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30年间,我省工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在原有体系的基础
上,逐步形成了以新型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航空
航天等为主的新体系,成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能源
化工、装备制造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优势的
产业群已初步形成,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不断涌现。
能源工业异军突起,总量跃居各行业之首。特别是煤炭、天然气、
石油等能源产品储量居国内前列,原煤、原油产量均居全国第4位,陕
西已成为我国唯一经国家批准的能源化工基地。形成了以煤、气、油
为原料的能源化工产业相互配套的产业集群。能源化工工业总产值26
73.79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70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7%,对全省
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8.8%。
装备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仅次于能源化工业。2007年,装备工
业总产值1265.29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33倍,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
的22.2%。有色冶金、食品工业对陕西工业的支撑日趋增强,已成为
陕西工业新的支撑点。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贡献率已跃居陕西
38个大行业第3位。2007年,有色冶金工业产值比1978年增长129倍;
食品工业增长59倍。
如今,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工业领域内的发展亮点,形成了一批产
值超百亿元的大企业。2007年,全省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521户,户均
产值8.92亿元,比1978年增长34倍。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产值比1978年
增长85倍,占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由52.8%提高到81.8%。2007年
中国500强制造业中,陕西12家上榜,其中,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有8
家。
另外,主要工业产品比30年前大幅增长。2007年原煤产量20354万
吨,比1978年增长11倍;天然原油产量2266万吨,增长374倍;发电量
706.87亿千瓦小时,增长9.7倍;钢材560万吨,增长31倍;水泥3176
万吨,增长14倍;机械化焦炉生产的焦炭526万吨,增长11倍。硫酸、
合成氨、农用氮、磷化学肥料、平板玻璃等产品产量均大幅增长。
改革开放30年,陕西工业不仅是量的扩张,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2007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57.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
分点,位居全国第9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512.63
亿元,比1978年增长70倍;实现利税突破千亿元,达到1097.8亿元,
创历史最高水平,年增长15%以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