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大力改造盐碱荒地 实现耕地占补动态平衡 |
2009-04-30 |
|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王登记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记者:日前,卤泊滩盐碱地整理新模式,顺利通过了陕西省科技厅
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该成果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请您介绍一下情况,这个国际先进水平是怎么样来的?
王登记:卤泊滩是新《土地管理法》实施后,第一个耕地占补平
衡补偿项目。十年前省土地局立项,由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联合西
安理工大学组织实施。从国土资源部到省上,还有厅里,大家都很关
心很支持。国土资源部孙文盛部长、鹿心社副部长,省政府、省人大
等领导,以及部里相关司局的领导,都曾先后亲临现场指导,厅里更
是大力支持。我来国土厅任职这两年,也很支持他们。
我们知道,这不仅仅是造一片耕地,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一条前人
没走过的路子——探索盐碱地改造的有效方法,实现土地占补的动态
平衡,确保农业生产和现代化建设用地。搞研究搞实验要花钱,甚至
是大把大把地花钱。省地产服务总公司只是国土厅下属的一家企业,
要企业花钱去搞科研,下这个决心很不容易。我们号召厅里各处室根
据自己业务尽全力支持,尽力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领
导有创新意识。盐碱地治理是世界性难题,一难成本高;二难反复返
碱;三难强行排出盐碱水对周边及下游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卤泊
滩造地工程同样面临这几个难题,公司领导面对这些难题发挥创造性
思维,攻克了难题,创造了经济、社会、生态三赢的效益。第三,有
科学的态度和比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公司领导一直在坚持进修深造,
目前正读相关专业的博士。公司还组织了高校相关专业的四名教授、
三十多名博士硕士的科研队伍,不仅在大田里进行测试实验,还专门
建立了实验基地,同时积极借鉴吸收世界上盐碱地治理的经验。
记者:确实,国际先进科研成果的取得十分不易,卤泊滩为了我
们提供了盐碱地治理的新路子。那么,全省的国土资源管理情况如何?
王登记:陕西是中华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农业传统久远,但是生
产能力却并不先进。解放50多年,改革开放30年,依然只能做到自给
自足。陕西3700多万人口,人均只有耕地一亩六分多,而且分布极不
平均。平原少山地多,水地少旱地多,高等级的土地少,质量差的土
地多。陕西最好的土地在关中。陕北和陕南耕地等级与质量差的问题
十分突出。原来我以为关中平原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已经没什么潜力
了。但我去渭南的大荔、富平、蒲城一带一看,原来还有相当一部分
未开发利用的土地。只要方法科学得当,就能变成高产粮田,所以我
们搞了大面积的土地开发整理。
目前,陕西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国
家给陕西下达的年用地计划为10万亩,占用耕地指标为6万亩左右,
而陕西建设一年需要用地20万亩。进入“十一五”后期,估计需要30
万亩每年。既要保护土地资源,又要保障发展用地,所以随着陕西经
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土地供需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陕西过去工作的教训是国土资源管理市以下政府失控、部门失职、
管理不到位、社会失态、奢靡浪费之风盛行,大家都恨不得把地球都
装进自家的院子里,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受到损失,这是缺乏科学发
展观指导的必然结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国土资源管理指了一条
明路,我们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把国土资源管理纳入到科学化、
法制化的轨道,实现土地占用和补偿的有机平衡,既要保证城市建设
用地,又要保证农业生产用地,守住18亿亩耕地的底线。
记者: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意义。卤
泊滩可以说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典型。那么
在国土资源工作中如何进一步的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
王登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源系统工作,就要依法管地、
科学用地、计划用地、节约用地、监督用地,等等。说起来容易,做
起来难。举个例子:虽然部里每年向省里下达用地计划,但是省里从
来没有向下下达用地计划,用多少算多少,计划用地是这两年才开始
执行的。2007年,我们制定了《陕西省建设用地指标》。《指标》中
规定,各个产业各种项目的各类用地,都根据法规、政策及其规模、
投资强度等条件,给出控制用地数量,把建设用地纳入规范化、数字
化、标准化管理轨道。2008年,省政府又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
于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实施意见》,这在全国也比较先进。
我们就是想运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工作,通过创新科学技术的推
广与应用来保证耕地占补平衡,通过严格的规划和计划用地措施实现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以保障陕西的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这是
陕西国土资源工作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希望通过三五年时间,使陕西
省跨入全国工作的制高点。
记者:“全国的制高点”,请描述一下您说的制高点,怎么样做
才能达到?
王登记:我们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陕西省国土资源
管理八大突破,即建立土地调控和集约节约用地新机制上有突破,地
质勘查和找矿体制机制上有突破,矿产资源整合与规范管理上有突破,
应用遥感技术监测国土资源工作上有突破,矿山储量和监督管理工作
上有突破,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责任制上有突破,国土资源系统电
子政务建设上有突破,完善干部队伍建设上有突破。这八项工作都有
具体的责任目标、责任领导和责任处室。
另外,我们还专题调研了全省农村村庄土地利用问题,以治理空
心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既能统筹城乡发展,又能
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以保障发展、保护耕地。对于落实“占一补一”
的耕地占补平衡措施,决不搞占好补差、占关中补陕北、占平原补山
地的事情。在荒山荒滩大面积搞土地整理、开发造田工程,既能保证
耕地占补平衡,又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省地
产开发服务总公司承担着我省实现占补平衡目标、大规模土地开发整
理工作的任务。盐碱地治理实践探索成果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卤泊
滩等关中地区还有十万亩左右可以整理出来,这个成果起码在当地、
在近几年就会发挥出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巨大效益。
(中国国土资源报记者 吴 晔)
|
|
|
|
|
|